
謂受挫而希望破滅。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七:“前戈矛,後邪許,得險即守,寸步而前,而後 苗 鋭挫望絶,薪燼焰熄,隄塞水止。”
“銳挫望絕”是一個漢語成語,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指受挫而希望破滅,形容遭遇挫折後徹底失去希望的狀态。例如在困境中多次失敗,最終對達成目标失去信心。
2. 出處與背景
出自清代魏源的《聖武記》卷七:“前戈矛,後邪許,得險即守,寸步而前,而後苗銳挫望絕,薪燼焰熄,堤塞水止。”。原文描述軍事行動中敵方因受挫而失去反抗希望的情景。
3. 字詞解析
4. 使用場景與特點
5. 近義與對比
近義成語有“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但“銳挫望絕”更側重因外部打擊導緻希望斷絕,而非主觀情緒的低落。
提示:該成語屬生僻詞彙,現代使用時可結合上下文解釋,避免理解歧義。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聖武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漢典)。
《銳挫望絕》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意指情況急轉直下,希望完全破滅。下面将為你詳細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詞彙。
《銳挫望絕》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
銳(金字旁,11畫)
挫(手字旁,9畫)
望(月字旁,8畫)
《銳挫望絕》這個成語最早見于《三國演義》。該書描寫了劉備在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其中就使用了這個成語來形容劉備萬分失望的情緒。
《銳挫望絕》的繁體字為:
銳(金字旁,14畫)
挫(手字旁,9畫)
望(月字旁,8畫)
在古代,有些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銳挫望絕》的古代寫法如下:
鋭(金字旁,17畫)
碎(石字旁,13畫)
望(月字旁,8畫)
這是一個使用《銳挫望絕》成語的例句:
他本以為可以順利通過考試,但結果卻是《銳挫望絕》。
與《銳挫望絕》相關的詞彙有:
銳不可當、銳利、銳氣、挫敗、絕望、望而生畏
與《銳挫望絕》意思類似的成語有:
才高八鬥、一落千丈、寥寥無幾、頃刻間
與《銳挫望絕》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如願以償、蒸蒸日上、喜氣洋洋、前程似錦
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