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蓢的意思、南蓢的詳細解釋
南蓢的解釋
村鎮名。位于 廣東省 中山市 東。
詞語分解
- 南的解釋 南 á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姓。 北 南 ā 〔南無( 北?)〕佛教用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佛尊
- 蓢的解釋 蓢 ǎ 〔南蓢〕村鎮名,在中國廣東省。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南蓢”是廣東省中山市下轄的一個鎮,其名稱和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信息
- 讀音與寫法:南蓢拼音為Nán Lǎng,其中“蓢”字為上下結構,部首為“艹”,總筆畫13畫。該名稱在部分地區也寫作“南朗”,二者為同一地區的不同漢字表達形式。
二、地理與行政區劃
- 地理位置:位于中山市東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背靠五桂山,面臨珠江口,總面積約226平方公裡(不同來源數據略有差異)。
- 行政區劃:截至2023年,轄3個社區、13個行政村,戶籍人口約5萬人。
三、經濟與文化
- 經濟數據:2020年地方生産總值達110.29億元,曾獲“中國綠色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稱號。
- 曆史沿革: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置縣時,南蓢地域分屬長樂鄉和永甯鄉。
- 名人故裡:該鎮是孫中山先生的故鄉(翠亨村所在地),具有重要曆史地位。
四、名稱含義
“蓢”字本身無特定含義,屬于地名專用字,常見于廣東地區村鎮命名。其組合“南蓢”可能源于地理位置或方言音譯,具體來源暫無明确記載。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或當代發展數據,可參考中山市官網或地方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南蓢》的意思
《南蓢》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南方的蓬蒿,指溫暖的南方地區草地上的一種蓬雜的植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南蓢》由部首草(艸)和筆畫數17構成。
來源
《南蓢》最早出現于以漢代趙翼為主編的詩集《洛陽詩集》中,表達了對南方繁茂的草木景象的贊美。
繁體字
《南蓢》的繁體字為《南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南蓢》寫法為「南蒵」或「南蒡」。
例句
1. 風吹過南蓢,草木低首,一片甯靜的風景。
2. 南蓢蒼蒼,如綠海一般綿延不絕。
組詞
南蓢的組詞有:南蓢蒼蒼、南蓢一片、南蓢叢中。
近義詞
近義詞有:南蕲、南荓、南葜。
反義詞
反義詞有:北鬯、北薔、北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