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夏臘的意思、夏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夏臘的解釋

僧人出家的年數。僧人以七月十六日為歲首,七月十五日為除夕;出家後,以夏臘計算年歲,猶常人稱年齡為春秋。 唐 賈島 《寄無得頭陀》詩:“夏臘今應三十餘,不離樹下塚間居。” 唐 李俨 《道因法師碑》:“法師夏臘雖幼,業行攸高,獨於衆中,迥見推挹。”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清塞》:“時夏臘已高,榮望落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夏臘”是佛教術語,指僧人出家的年數,主要用于計算僧侶的修行資曆。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定義

夏臘(xià là)指僧人出家後的年數,類似于世俗用“春秋”表示年齡。其計算方式與佛教的“結夏安居”制度相關。


背景與計算方式

  1. 佛教歲首與除夕
    僧人将七月十六日視為歲首,七月十五日為除夕。每年夏臘增加一歲,标志出家時間的累積。

  2. 結夏安居制度
    佛教規定僧人每年農曆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需在寺内靜修(即“結夏安居”)。這段時間的開始和結束類似世俗的“歲首”與“舊臘”,故稱“夏臘”。


文獻用例


相關概念區分


夏臘是佛教文化中特有的年齡計算方式,既體現僧人的修行時間,也與宗教儀軌(如結夏安居)緊密關聯。該詞多見于古代詩文和佛教典籍,現代語境中使用較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夏臘的意思

夏臘是一個表示農曆十二月的詞語。農曆十二月又稱為臘月,所以夏臘可理解為農曆六月。

夏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夏臘由兩個部首組成,"夏"字的部首是"夊",由四筆構成;"臘"字的部首是"⺲",由十三筆構成。

夏臘的來源

夏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農耕社會中,人們按照農曆來安排農事活動,夏臘指的就是夏天的最後一個月份。

夏臘的繁體形式

夏臘的繁體形式是「夏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夏臘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延續至今。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更加繁複,但發音和意義與現代相同。

夏臘的例句

1. 在夏臘時節裡,人們常常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2. 夏臘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也是人們反思過去、期盼未來的時刻。

3. 夏臘的天氣寒冷,大家要注意保暖。

夏臘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夏臘天(夏臘期間的天氣)、夏臘節(農曆十二月份的節日)。

近義詞:臘月、冬月。

反義詞:夏月(農曆六月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