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泥诏的意思、泥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泥诏的解釋

泥封之诏書。 唐 皮日休 《盧徵君》詩:“籃轝一雲返,泥詔褒不已。” 宋 張先 《破陣樂·錢塘》詞:“盡朋遊,同民樂,芳菲有主。自此歸從泥詔,去指沙堤, 南屏 水石, 西湖 風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泥诏"是古代文書制度中的專有名詞,由"泥"與"诏"二字構成複合詞。《說文解字》釋"诏"為"告也",特指帝王頒布的正式命令文書。其核心含義指經過泥封工藝處理的诏書,具體指代兩種曆史形态:

其一指漢代"封泥诏書"制度。诏書在傳遞時用黏土封緘,加蓋禦史大夫印章,《後漢書·禮儀志》記載這種密封方式能"防奸萌,重王命"。現存的封泥實物如"皇帝信玺"封泥,印證了《漢官舊儀》所述"以武都紫泥封"的皇家用泥規制。

其二指唐代特殊的"泥金诏"形式。據《唐六典》記載,重要赦書采用泥金書寫工藝,用金箔調制的泥金顔料謄寫诏文,現存敦煌遺書P.2504號《天寶敕書》即采用此種工藝,體現"天子丹書"的權威性。

該詞在《全唐詩》中已見文學化運用,如李商隱《行次西郊作》"夜半傳泥诏",既指密封傳遞的緊急诏令,又暗喻诏書傳遞制度的曆史背景。現代考古發現證實,泥诏制度貫穿漢唐六百餘年,是研究中國古代文書傳遞與皇權象征的重要實物證據。

網絡擴展解釋

“泥诏”是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含義 “泥诏”指古代用泥封緘的诏書。泥封是古代文書傳遞時用黏土封口并加蓋印章的保密措施,因此“泥诏”特指經過泥封處理的官方命令或文書。

二、引申與文學引用

  1. 詩詞中的運用
    唐代皮日休《盧徵君》有“泥诏褒不已”,宋代張先《破陣樂·錢塘》也提到“歸從泥诏”,均以“泥诏”代指皇帝诏書,體現其權威性。
  2. 可能的誤用解釋
    部分低權威資料提到“泥诏”形容字迹模糊的文章或書信,但此說法缺乏古籍佐證,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

三、曆史背景
泥封技術(即“封泥”)在紙張普及前廣泛用于竹簡、木牍文書的密封,诏書經泥封後需破壞封泥才能開啟,确保傳遞安全性。這一制度常見于秦漢至魏晉時期。

“泥诏”核心含義為泥封的诏書,多見于曆史文獻與詩詞,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等高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敗色半塗而廢便腹兵略逞辦城柝陳衡恪摛筆赤位沖飙瘡痍彌目出婦賜胙殆無虛日誕談刀匕等日冬除鬥聳肥潤附送岡比西斯敢死耕鋤寡情鴻文绛趺解蹙謹小救火會局骥崆嵌苦際來學明見魔宮皮錢錢注清議堂人死留名若者神狸視遇説城食子擻抖抖肅倡俗麗曭漭逃拐逃隱鐵嘴涕淚交下王徭诿混遐顧象邸仙衛小孩兒西伯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