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明的意思、承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明的解釋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後,故稱。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謂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後者也。”

(2).即 承明廬 。《漢書·翼奉傳》:“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 武臺 、 麒麟 、 鳳皇 、 白6*虎 、 玉堂 、 金華 之殿,獨有 前殿 、 曲臺 、 漸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陽尹荊州》詩:“驂駕乘駟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詞:“想夜半 承明 ,留教視草,卻遣籌邊。”參見“ 承明廬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承明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承明”一詞主要有以下釋義,綜合不同語境分析如下:

一、古代建築相關

  1. 天子路寝的稱謂
    指古代天子處理政務的路寝(即正殿),因其位置承接在“明堂”之後,故稱“承明”。明堂是古代帝王舉行祭祀、朝會的場所,路寝則用于日常政務。

  2. 承明廬的簡稱
    “承明廬”是漢代未央宮内的宮殿名稱,見于《漢書·翼奉傳》。南朝梁元帝詩句“谒帝朝承明”即指此處,後世文人(如辛棄疾)也常借此典故表達仕途或宮廷事務。


二、姓名學含義

作為人名,“承明”寓意深刻:


三、引申含義

在特定語境中,“承明”可引申為接受權威指示并盡職盡責(如成語用法),強調服從與責任感,但此義項多見于近現代文學解讀。


參考資料

可通過[查字典]()、[滬江詞典]()等來源獲取更多例句及文獻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承明》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承明"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繼承和接受明亮的事物或思想。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承明"的拆分部首是手,它共有8個筆畫。 來源: "承明"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文獻中,如《論語·顔淵》。 繁體: "承明"的繁體字為 "承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多種多樣,但可以通過《康熙字典》中的記錄來了解。根據《康熙字典》,"承明"的古代寫法為 "承"的上方是"口",下方是"丙",表示承接,并帶有一定的含義。"明"的寫法與現代相似。 例句: 1.他承明了先輩留下的智慧與知識。 2.這個學生承明了老師的教誨,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組詞: 1. 承擔明責: 承擔明确的責任。 2. 承明傳道: 傳承明亮的道理。 近義詞: 1. 繼承 2. 接納 反義詞: 1. 忽略 2. 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