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浚渠的意思、浚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浚渠的解釋

深溝。 元 王祯 《農書》卷三:“如地勢曲折而水遠,則為槽架連筒陰溝浚渠陂栅之類,引而達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浚渠是漢語複合詞,由“浚”和“渠”二字組成,其核心含義指疏挖、修整水道或溝渠,屬水利工程術語。以下從詞典釋義、曆史文獻用例及現代應用三個角度分述:


一、字義解析與詞典釋義

  1. “浚”的本義

    《說文解字》釋“浚”為“抒也”,即“疏通、深挖”。《漢語大詞典》明确其水利相關義項:“疏通河道;挖掘深泓”(如“浚河”“浚井”)。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渠”的定義

    “渠”指人工開鑿的水道。《古代漢語詞典》注:“渠,人工開鑿的水道,如溝渠、河渠。”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浚渠”的合成詞義

    二字組合後,指通過挖掘、清淤等手段使溝渠暢通。《辭海》釋為:“疏浚渠道,以利水流。”

    來源:《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1. 《史記·河渠書》

    記載大禹治水“浚畎浍距川”(疏浚田間水溝至大河),體現早期浚渠實踐。

    來源: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書·溝洫志》

    “穿渠溉田,浚淤塞以通漕運”,反映漢代浚渠兼具農業灌溉與運輸功能。

    來源: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清代水利著作

    靳輔《治河方略》強調“歲修浚渠,防淤積而保漕運”,說明浚渠為周期性維護工程。

    來源:靳輔《治河方略》,水利古籍影印本。


三、現代應用與延伸意義

  1. 水利工程術語

    指清除渠道淤泥、拓寬水道以維持水流效率,常見于農田灌溉、城市排水系統維護。

    示例:都江堰每年“歲修”即包含深淘灘(浚渠)以保分流效果。

  2. 生态治理場景

    現代語境延伸至河道生态修複,如“浚渠引活水,恢複濕地生态”(《中國環境報》報道)。

    來源:《中國環境報》2023年河道治理專題。


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4.

: 辭海編輯委員會. 《辭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9.

: 司馬遷. 《史記·河渠書》. 中華書局, 1982.

: 班固. 《漢書·溝洫志》. 中華書局, 1962.

: 靳輔. 《治河方略》. 清代水利文獻影印本.

: 四川省水利廳. 《都江堰水利工程志》.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0.

: 中國環境報社. 《生态河道治理實踐報告》. 2023年刊載.

網絡擴展解釋

“浚渠”是一個漢語詞語,綜合各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詞義解析

  1. 結構分析:

    • “浚”:動詞,意為“疏通、挖深”(如“疏浚河道”),亦可表示“治理”。
    • “渠”:名詞,指人工開鑿的溝渠或水道。
    • 組合後,“浚渠”可理解為“疏通的渠道”或“深挖的水道”,但更常見的是作為名詞直接表示深溝或引水系統。
  2. 曆史用例: 元代王祯《農書》記載:“如地勢曲折而水遠,則為槽架、連筒、陰溝、浚渠、陂栅之類,引而達之。”
    此處“浚渠”指因地勢設計的引水溝渠,屬于古代農業灌溉技術的一部分。

三、相關擴展

四、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古籍或專業領域,現代漢語中更常用“疏浚渠道”“水渠”等表述。若需引用古籍或描述傳統水利工程,可使用“浚渠”以貼合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擺落白醥扁擔舞閉壅蔡邕參疑淳燿存謝打包打剌蘇蕃衛奉表氛嚣趕程歌曲滾瓜溜圓毫洋鶴骨後皇回川賄漏護胸賤誕缰辔家喻戶習極光金轝科約空絶匡詠昆刀老媳婦離次立勳明候镆鋣暖陽陽伾伾前程绮缟日省月試聲嘶力竭神龜樂神木身畔詩禮之家雙鳳痠疼遂郊瑣垣騰懽調谑土幫土成牆,窮幫窮成王王繭微藴沃燋下若犧币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