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olerance;magnanimity]∶容忍、寬容他人的限度
他有容人的度量
(2) 有時也作“肚量”
(3) [measurement]∶計量長短、容積輕重的統稱
(1).用以計量長短和容積的标準。《周禮·夏官·合方氏》:“同其數器,壹其度量。” 鄭玄 注:“尺丈釜鐘不得有大小。”《史記·範雎蔡澤列傳》:“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 宋 蘇轼 《徐州蓮華漏銘》:“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計者,必付之於度量與權衡。”
(2).指事物的長短、大小等特征。《文子·自然》:“ 老子 曰:樸至大者無形狀,道至大者無度量。故天圓不中規,地方不中矩。”
(3).規格;标準。《墨子·明鬼下》:“是何珪璧之不滿度量、酒醴粢盛之不浄潔也?”《文子·上義》:“夫法者,天下之準繩也,人主之度量也。”《漢書·谷永傳》:“明度量以程能,考功實以定德。”
(4).限度,限量。《荀子·禮論》:“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争。”《朱子語類》卷十八:“殊不知緻知之道,不如此争迫;須是寬其程限,大其度量,久久自然通貫。”
(5).法度。《管子·權修》:“上身服以先之,審度量以閑之。”《韓非子·難二》:“以刑名收臣,以度量準下。” 漢 荀悅 《漢紀·元帝紀》:“ 高祖 開建大業,統辟元功,度量規矩,不可尚矣!”《漢書·景帝紀》:“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
(6).器量;涵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人之度量相越,豈不遠哉!”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宜其以布衣而君四海,其度量蓋有過人者矣。” 宋 蘇洵 《張益州畫像記》:“公, 南京 人,慷慨有節,以度量容天下。” 清 李漁 《奈何天·軟诓》:“虧得你度量寬宏能受;我設身處地,委實難留。”
(1).估計;思量。《管子·形勢解》:“善視其馬,節其飲食,度量馬力,審其足走,故能取遠道而馬不罷。”《漢書·晁錯傳》:“愚臣不自度量,竊為陛下惜之。” 明 馮夢龍 《挂枝兒·帳》評注引《訴落山坡羊》:“你自家去思,你自家去想,自去度量,還是誰家的理短,誰家的理長。”
(2).猶度支。指規劃計算(財政收支)。《屍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術……四曰度量。度量通則財足矣。”
(3).測量。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歸心》:“夫遙大之物,寧可度量?”《參同契》卷下:“天地神明,不可度量。” 明 葉憲祖 《夭桃纨扇》第八折:“恩如海,難度量,把風塵提挈雲霄上。”
“度量”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兩個核心義項:
一、計量标準
指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的總稱。此義項源于古代計量制度,如《禮記·明堂位》記載“度量同制”,強調統一測量标準對社會治理的重要性。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數學、物理領域,例如“度量空間”指定義了距離概念的集合。
二、寬容氣量
指對人寬容、忍讓的胸懷限度,常見于品德評價。如《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描述蔺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度量,體現人格修養。現代用法如“他待人寬厚,頗有度量”,強調包容心與格局。
詞義關聯
該詞兼具理性(計量)與感性(品德)雙重内涵,體現了漢語詞彙的多維性。《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指出,“度量”作“寬容”義時,近義詞為“氣量”“胸襟”,反義詞為“狹隘”“計較”。
“度量”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主要可從以下四個層面理解:
如需更詳細古籍原文或技術案例,可參考、3、6、7等來源。
腤臢拔簡儤直寶珠市餅背若芒刺貶賤不啻補空裁編操制車路趁閑陳紫窗軒戴山鼇紞紞倒拔打下端的風湖子鳳刹高徒格軌歸裡包堆锢結國術合辦江城梅花引绛礬煎蒸積坳解诂街鄰卷次困阨鈴杵馬厮杩子眇歲秘臧摩敦辇閤齧厀逆閹漚苎青菜青墪七窩八代确青如訴如泣入院三圭漱漱跳鮑老土窯子枉紊刓剔文責無拘束向天而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