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rmometer] 測量氣溫的一種溫度計,表上刻度通常分華氏、攝氏兩種
(1).溫度計的俗稱。 茅盾 《創造》一:“幾本卷皺了封面的什麼雜志,亂丢在桌面,把一座茶綠色玻璃三棱形的小寒暑表也推倒了。”
(2).比喻能據以測度另一事物變化的事物。 艾蕪 《百煉成鋼》第十三章:“他的臉子就是生産上升或下降的寒暑表。”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七:“ 潘信誠 的行動就是我們棉紡業寒暑表。凡是他贊成的事,同業認為沒有一個錯,都跟着走。”
寒暑表是一種用于測量氣溫的常用溫度計,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特點:
寒暑表是家用溫度計的一種,主要用于測量環境溫度。其名稱源于“寒”(冷)與“暑”(熱),體現對溫度變化的測量功能。常見刻度包括華氏度(℉)和攝氏度(℃)兩種單位。
廣泛用于家庭、實驗室、倉庫、圖書館等需要監測溫濕度的場所,具有結構簡單、觀測方便、無需維護的優點。
不同于體溫計(專用于人體溫度測量),寒暑表專為環境氣溫設計,量程更廣且不要求高精度醫療标準。
注:部分文獻中“寒暑表”也被引申為反映事物變化的比喻性說法(如《百煉成鋼》中的用法),但此屬文學修辭,非科學術語。
《寒暑表》是由“寒”和“暑”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分别表示寒冷和炎熱的意思。下面将為您介紹《寒暑表》的拆分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寒暑表》的拆分部首是“宀”和“日”,其中“宀”表示“室内”的意思,而“日”表示“太陽”的意思。根據筆畫姿勢的不同,寒暑表的筆畫數也有所不同。其中,“寒”字的筆畫數為11畫,“暑”字的筆畫數為12畫。
《寒暑表》這個詞語的來源較為明确,它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内經》中,是根據對四季氣溫變化的觀察和總結而來的。在繁體字中,“寒”字和“暑”字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關于《寒暑表》中的字寫法,古人通常将“寒”字的上方加上“冄”(兩點相連的像旋風的圖案)作為擴展形式,以表示寒冷的程度;而“暑”字則在上方加上“㫃”(二個綸結在一起的樣子)作為擴展形式,以表示炎熱的程度。
1. 我冬天最怕的就是寒風刺骨的天氣了。
2. 夏天的太陽非常猛,非常暑熱。
與《寒暑表》相關的組詞有:寒冷、暑熱、寒風、寒意、暑假、寒冬等。
《寒暑表》的近義詞是“冷熱表”,表示溫度的冷和熱。反義詞則是“溫和表”,表示不冷不熱的溫和溫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