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伍侯的意思、伍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伍侯的解釋

謂編民為伍,相為侯望。《逸周書·程典》:“協其三族,固其四援;明其伍侯,習其武誡。”《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親其民人,明其伍侯。” 杜預 注:“使民有部伍,相為侯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伍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來源于軍事和社會組織管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伍侯”指将民衆編為“伍”(五人為一單位),并相互進行守衛和監察,強調組織性和防禦機制。這一概念最早見于《逸周書·程典》和《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如《左傳》中記載:“親其民人,明其伍侯”,杜預注:“使民有部伍,相為侯望”。

曆史背景

  1. 軍事管理:古代軍隊以“伍”為基層單位(五人一組),通過編組實現協同作戰和互相監督。
  2. 社會防禦:在非戰争時期,這種編組也用于地方治安,民衆按“伍”組織,共同承擔警戒任務,形成聯防體系。

現代延伸

可引申為對團隊協作、組織管理的強調,適用于形容需要嚴密分工和協作的集體行動。

注意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提到“伍侯”指代五個官職,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辭書,可能是誤傳。建議以《逸周書》《左傳》等經典文獻的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伍侯

伍侯,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作名詞或動詞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伍侯的部首是人字旁,拼音為réng。伍字的總筆畫數為6,侯字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

伍侯這個詞源于古代中國文字的演變和發展。伍意為“五”,表示數字5;侯意為“封禅之地”,也是封建社會中地位較高的貴族稱號。因此,伍侯指的是封地的第五位貴族,亦可表示封地地位居第五位。

繁體

伍侯的繁體字為「伍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伍侯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伍字的舊體寫法為「戉」,侯字的舊體寫法為「侯克」。

例句

1. 春秋時期,伍侯是封地中一位重要的貴族。

2. 他的祖先曾經是伍侯,封地很廣闊。

組詞

伍侯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伍侯杖、伍侯位、侯爵伍侯。

近義詞

伍侯的近義詞可包括:親侯、列侯。

反義詞

伍侯的反義詞可包括:伯爵、公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