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默地相送。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淩 妻置嬰兒草地上,隨衆人步往林邊默送。”
“默送”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默送”指默默地相送,強調送别時保持沉默或内心情感不外露的狀态。該詞常用于描述無聲的離别場景,帶有含蓄、深沉的情感色彩。
文學描寫:
郭沫若在《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中寫道:“淩妻置嬰兒草地上,隨衆人步往林邊默送。”
→ 此例通過動作描寫,展現人物内心的不舍與克制。
日常表達:
若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文學作品等來源。
《默送》是一個詞,意思是在默默地送别、離開或告别的意思。
《默送》這個詞的部首是黑,總共有10個筆畫。
《默送》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詩人的作品。它描述了在默默無言的狀态下,向某人或某地送别的情景。
《默送》的繁體字是「默送」,拼音為 mò sòng。
在古代,「默送」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們目前所使用的「默送」的字形在古時候也是常見的。
1. 在他離開的那天,我們默默地給他送别。
2. 我看着他默默地離開,心中充滿了不舍。
3. 他臨走前默默地看了我一眼,然後離開了。
1. 默默:形容默不作聲,不發一言的狀态。
2. 送别:送行時向某人道别。
3. 默契:彼此默默心照,相互理解的默契。
1. 默默:悄悄、無聲、寂靜。
2. 靜默:靜靜、不說話、無聲。
3. 靜觀:靜靜地觀察、聽聽、看看。
1. 大聲:高聲、喧嘩、大叫。
2. 響亮:發出聲音、傳達聲音。
3. 說話:發出言辭、用語言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