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武斷鄉曲的意思、武斷鄉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武斷鄉曲的解釋

指憑借勢力在民間橫行霸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武斷鄉曲是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漢語成語,現多用于批判性語境,指倚仗權勢或主觀臆斷在地方上橫行霸道、獨斷專行。以下從詞典釋義、出處、用法等角度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字面拆解

    • 武斷:原指以武力決斷,引申為主觀臆斷、蠻橫裁決。
    • 鄉曲:古指鄉裡、偏遠村落(《周禮》以“五州為鄉”,"曲"表偏僻),後泛指地方基層。

      合指在地方上倚仗權勢,肆意妄為、欺壓百姓。

  2. 權威詞典定義

    • 《漢語大詞典》:

      “謂憑借勢力在民間橫行霸道。”

    • 《辭源》(修訂本):

      “以威勢主斷一鄉之曲直,猶言稱霸一方。”


二、曆史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例句

  1. 現代語義:

    批評基層權力濫用或個人獨斷專行,如:“某村官武斷鄉曲,強占土地遭村民聯名舉報。”(《人民日報》案例)

  2. 語法特征:
    • 多作謂語、定語,含強烈貶義。
    • 常見搭配:武斷鄉曲之弊/之徒/之行。

四、相關概念辨析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
  2.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修訂本)[M]. 商務印書館, 2015.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注:為符合學術規範,建議讀者通過圖書館或權威數據庫查閱上述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武斷鄉曲”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憑借權勢在地方上橫行霸道、獨斷專行,常用來形容地方豪強或權貴欺壓百姓的行為。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史記·平準書》:“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曲。”。清代蒲松齡在《上孫給谏書》中也曾引用:“力之大者,則反持官府;力之小者,則武斷鄉曲。”。

3. 用法與結構

4. 典型例句
如《醒世姻緣傳》第九十三回提到:“兒子為人,隻勸道休要武斷鄉曲,克剝窮民。”,體現了對濫用權勢行為的批判。

5. 現代意義
該成語至今仍用于批評某些人利用地位或權力在基層社會獨斷專行、欺壓弱勢群體的現象。

别人正在浏覽...

隘門拔不出腿白地文百舌鳥才則澄旻車前子穿穴逾牆楚蕲翠虛存身蛋殼單線鐵路彫胡東武法官非世蜂纏蝶戀浮剽贛灘高谿黑油油橫翥河清話絮護度角列郊牛憍淫棘句鏡畫九方臯匡振淚漬聯對李公佐麻麻糊糊卯眼孟享彌茫閩劇柰苑男工拟古農本平平常常暴衣露蓋棄筆從戎切變豈遽輕冰清貧寡欲惸寡全仗認賊爲父散綏手籠四川銅鈔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