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傳 禹 收九牧之金,鑄為九鼎。 三代 時以為傳國之寶器。後以“王鼎”謂帝業。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諸侯窺王鼎之尊,天子厭 金陵 之氣。”參閱《史記·封禅書》。
“王鼎”一詞的含義需結合曆史典故和人物身份兩方面進行解釋:
指大禹鑄造九鼎的傳說,象征國家政權和帝王基業。據《史記·封禅書》記載,禹收集九州之金鑄造九鼎,三代(夏商周)将其視為傳國寶器。唐代楊炯《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中“諸侯窺王鼎之尊”即用此典喻指争奪帝業。
特指王鼎(1768-1842),字定九,陝西蒲城人,道光時期著名政治家:
原指象征政權的九鼎,後衍生出雙重含義:
注:現代網絡語境中偶見用“王鼎”代指權威或核心事物,但屬于非規範用法。
《王鼎》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一個王者或貴族擁有的大型鼎。它象征着統治者的權威和威嚴,也代表着國家的繁榮和昌盛。
《王鼎》的部首是“王”(wáng),第一個筆畫是3畫,第二個筆畫是13畫。
《王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王朝的時期。在古代,鼎是一種用于烹饪和祭祀的大型炊具,而王鼎則表達了對統治者的敬意和崇拜。
《王鼎》的繁體字是「王鼎」,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在古代,王鼎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變化。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書法風格,可能存在不同的字體和筆畫組合。然而,通常情況下,王鼎的基本形狀和構造并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1. 這座宮殿裡陳列着一座巨大的王鼎,展現了古代王者的威嚴和榮耀。
2. 王鼎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代表着權力和統治。
1. 王者:指統治者或帝王。
2. 鼎盛:指事物繁榮昌盛的狀态。
3. 金鼎:指用金鑄造的鼎,也可指擁有巨大財富和權力的人。
寶鼎、雄鼎、威鼎、宏鼎
小鼎、輕鼎、弱鼎、微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