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汙暴”。污濫暴虐。《明史·謝铎傳》:“飭官司,而污暴益甚;恤軍民,而罷敝益極。”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冤獄》:“躁急污暴,固乖天和;淹滞因循,亦傷民命。”
“污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具體使用需結合語境:
指污穢殘暴、濫用暴力的行徑。根據和,該詞由“污”(肮髒、不潔)和“暴”(兇殘、暴虐)組成,表示行為既卑劣又殘暴,例如形容統治者的腐敗暴虐或個人的惡劣行徑。
作為成語使用時,特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言辭。提到,“污暴”形容謾罵、詛咒等語言暴力,例如:“他的污暴之語令人難以忍受”。
注意:該詞多用于書面或嚴肅語境,日常交流中建議使用更常見的表達(如“粗魯”“殘暴”等),以避免歧義。
污暴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污”和“暴”。
“污”字的部首是“氵”,總共有8個筆畫;“暴”字的部首是“日”,總共有10個筆畫。
“污暴”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作為動詞時,意為糟蹋、敗壞;作為名詞時,意為不正當或惡劣的行為。
在繁體中文中,污暴的寫法保持不變。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污暴的字形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意思和發音相同。
1. 他的言行舉止非常污暴,完全失去了做人的底線。
2. 這個城市的環境越來越污暴,大家都需要共同努力來改善。
污言穢語、污染、污蔑、暴力、暴行、暴露。
猥亵、卑鄙、惡劣、下流。
清白、純潔、正派、高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