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虛的意思、履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虛的解釋

行于虛空之中。《列子·黃帝》:“履虛乘風,其可幾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龍飛相公》:“衆強扶曳以行,飄然履虛,曲折半裡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履虛"是一個具有古典文學色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結合權威典籍與辭書釋義:


一、本義:踏行于虛空之上

指行走于無實物依托的空間,多用于描述仙人、得道者超凡脫俗的狀态。

典籍例證:


二、引申義:身處虛浮無依之境

比喻立足基礎不穩固或處于危險境地,強調現實中的不安定感。

辭書釋義:


三、古籍用例佐證

  1. 道家仙術描寫

    《淮南子·原道訓》:"昔者馮夷、大丙之禦也……乘雲車,入雲霓,遊微霧,骛怳忽。" 高誘注:"言其疾也,能履虛行空。"

  2. 危局隱喻

    明代張岱《石匮書後集》評時局:"如履虛臨深,戰兢莫措。" 以"履虛"喻政權岌岌可危


四、現代語義定位

該詞屬文言遺存,今罕用于口語,多見于研究古典文學、哲學文本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超凡"與"危殆"二義。權威工具書如《辭源》《古漢語大詞典》均收錄此條,标注為"書面語"。


參考資料

  1. 莊子《南華真經》(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列禦寇《列子·黃帝篇》(國學網典籍數據庫)
  3. 《漢語大詞典》第9卷,第1287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4. 王先謙《莊子集解》(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叢書)
  5. 劉安《淮南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6. 張岱《石匮書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履虛”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主要含義(文獻常見)

基本解釋:指行走于虛空之中,具有超現實的神奇色彩。
來源:出自《列子·黃帝》“履虛乘風,其可幾乎?”,後被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龍飛相公》引用:“飄然履虛,曲折半裡許”。
用法:多用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描述仙人、鬼魅等超自然存在的行動狀态,強調輕盈、脫離實體空間的特性。

二、引申含義(少數現代釋義)

基本解釋:指言行真實可靠,不虛假(較少見)。
來源: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拆解為“履”(踏實)與“虛”(虛假)的組合,引申為誠信務實。
注意:此釋義缺乏古籍文獻支撐,可能為現代誤釋或引申用法,需謹慎使用。

使用建議:

  1. 古籍/文學場景:優先采用“行于虛空”的原始含義。
  2. 現代語境:若需表達“言行真實”,建議使用更常見的成語如“腳踏實地”“言而有信”,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郢拔萃蚌鹬相持比喻嚗嚗雠仇出岫刺蝥大白日戴叔倫颠窨短纓纓獨善吾身方天概貌告蒇共持公餘官綱鴻沴紅纓帽魂消嘉誨健存簡介激浪金錯刀金華省緊屯屯鸠雛涓滴不遺狷剛陖陗礦柱琨夷淚泉靈堂镂銀慮外呂刑馬路矛弧目眩神奪歐隅淜湃諐鄙畦畎羣生删定曹生辰世子說本疏注私僻速決土盎退辭晚宴韋杜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