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啬夫的意思、啬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啬夫的解釋

(1).農夫。嗇,通“ 穡 ”。《韓非子·說林下》:“此嗇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梁啟雄 解:“嗇夫,本是收穀的田夫。”《說文·啬部》:“田夫謂之嗇夫。”

(2).指從事一般勞役者。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名為目營四海,實乃與裡巷嗇夫同其傖陋。”

(3).農神。《古文苑·賈誼<旱雲賦>》:“嗟乎!惜旱大劇,何辜于天;無恩澤忍兮,嗇夫何寡德矣。” 章樵 注:“嗇夫,田畯之神也。祈年則樂,田畯忍,旱不救。”

(4).古代官吏名。掌管币禮的官員。《書·胤征》:“瞽奏鼓,嗇夫馳。” 孔 傳:“嗇夫,主币之官。”

(5).古代官吏名。司空的屬官。《儀禮·觐禮》:“嗇夫承命,告于天子。” 鄭玄 注:“嗇夫,蓋司空之屬也。”

(6).古代官吏名。檢束群吏百姓的官員。《管子·君臣上》:“吏嗇夫任事,人嗇夫任教。” 尹知章 注:“吏嗇夫謂檢束群吏之官,若督郵之比也。人嗇夫亦謂檢束百姓之官。”

(7).古代官吏名。鄉官。 秦 制,鄉置啬夫,職掌聽訟、收取賦稅, 漢 晉 及 南朝 宋 因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晉書·職官志》:“鄉置嗇夫一人。”《宋書·百官志下》:“鄉有鄉佐、三老、有秩、嗇夫、遊徼各一人……嗇夫主争訟。”

(8).古代官吏名。 漢 時小吏的一種。《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 張守節 正義:“掌虎圈。《百官表》有鄉嗇夫,此其類也。”《漢書·宣帝紀》:“既壯,為取暴室嗇夫 許廣漢 女。” 顔師古 注:“嗇夫者,暴室屬官。”《後漢書·城陽恭王祉傳》:“立 考侯 、 康侯 廟,比園陵,置嗇夫。” 李賢 注:“嗇夫本鄉官,主知賦役多少,平其差品。園陵置之,知祭祀、徵求諸事。”

(9).儉省節用的人。 明 張居正 《壽襄王殿下序》:“我嗇夫也,吾告子以嗇而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啬夫”是古代中國職官名稱,其含義隨曆史發展呈現多層次演變。根據《漢語大詞典》及曆史文獻記載,該詞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釋義:

一、先秦農官職能

“啬夫”最初為周代基層農事管理者,《說文解字》釋“啬”為“愛濇也”,段玉裁注引申為“收穑”之意。在《夏小正》等典籍中,啬夫負責督導農耕、征收賦稅,體現古代以農為本的治理特征。該職能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編撰的《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

二、秦漢行政體系中的基層官吏

秦漢時期啬夫演變為縣級以下行政單位負責人,《漢書·百官公卿表》明确記載“十亭一鄉,鄉有三老、啬夫、遊徼”,其中田啬夫掌田地訴訟,庫啬夫管倉儲物資。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效律》中“啬夫免而效者,必明其故”等律文,印證其司法職能。相關考證見中華書局《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本。

三、敦煌文獻中的特殊用例

唐代敦煌文書顯示,啬夫在特定時期作為鄉官頭銜存在,如P.3559號文書載“洪池鄉啬夫安某”參與土地分配事務。此用法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迹釋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中有詳細箋注,反映地方行政制度的區域適應性。

網絡擴展解釋

“啬夫”一詞的釋義需結合古今語境及不同用法,具體如下:

一、現代漢語中的含義

指吝啬、小氣的人,形容對財物過分吝惜,不願分享或消費。此用法常見于日常表達,如“他是個啬夫,連請客都舍不得”。


二、古代漢語中的多重含義

在古代文獻中,“啬夫”含義豐富,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1. 指代職業或身份

    • 農夫:通“穑”(耕作),如《說文解字》載“田夫謂之啬夫”。
    • 勞役者:泛指從事體力勞動的底層民衆(見章炳麟《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
  2. 官職名稱

    • 鄉級官吏:秦、漢時期鄉設啬夫,負責賦稅征收、民間訴訟等(漢晉及南朝宋沿襲此制)。
    • 禮官或屬官:如掌管币禮的官員、司空的屬官等。
    • 檢束官吏的職位:負責監督群吏與百姓行為(見《漢典》釋義)。
  3. 神話與德行

    • 農神:古文獻中稱啬夫為農事之神,如賈誼《旱雲賦》中“啬夫何寡德矣”。
    • 儉樸之人:指生活節儉、注重節用的人。

補充說明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可參考《韓非子》《說文解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绁抱打不平比較語言學禀服波旬茶夫昌熾長圖顫慄朝幰乘僞行詐初間淙潨打醬油倒底到哪座山裡唱哪個歌等務典理疊遘帝服鬥酒百篇兒客廢辍革異懷恥環比火旻兼屬寂嘿記真窭室悃悃洛水埋名名族默寫納合屏竄噗簌簌葡萄牙遣暑氣炎炎取奪山瓶繩牀土锉沈綸詩朋鼠胎私贓特達銅洗退光漆頽慌屯塞讬世忘乎所以文章魁首鄉程詳允閑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