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贈的意思、襃贈的詳細解釋
襃贈的解釋
亦作“褒贈”。謂為嘉獎死者而贈予其官爵。 唐 白居易 《贈劉總太尉冊文》:“茲朕所以廢朝軫念,備禮加恩,庸建爾于上公:蓋褒贈之崇重者也。”《舊唐書·李適之傳》:“於是下詔追贈 承乾 為 恒山愍王 , 象 為 越州 都督、 郇國公 ,伯父 厥 及亡兄數人并有褒贈。”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 王子融 作《唐餘録》,載 韓通 于《忠義傳》,且冠以 宋 初褒贈之典,有見哉!”
詞語分解
- 襃的解釋 襃 ā 同“褒”。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號:
- 贈的解釋 贈 (贈) è 把東西無代價地送給别人:贈與。贈禮。贈言。贈序(送别的文章)。贈别。贈送。回贈。 古代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及其親屬加封:追贈。 驅除:以贈惡夢。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襃贈”是“褒贈”的異體寫法,其中“襃”為“褒”的異體字,二者含義相通。該詞特指古代皇帝對已故官員及其親屬的追封賞賜,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指帝王對逝者追加官爵、封號或財物,以示表彰功績。例如《宋史》中記載的“追贈太師”“追封國公”等行為,均屬褒贈範疇。
構詞解析
- 褒:嘉獎、贊揚,體現對逝者功德的肯定;
- 贈:此處專指帝王“加封”的禮儀性賜予(非普通贈送)。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代制度描述,如“襃贈功臣”“追襃三代”。現代漢語中已罕用,需注意其與普通“贈送”的區别。
提示:書寫時建議使用規範字形“褒贈”,避免因異體字造成理解障礙。若涉及曆史研究,需結合具體朝代典章制度進一步考證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襃贈(bāo zè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慰問或贈送。它可以拆分成“襃”和“贈”兩個部分。部首“襃”是由“衤”和“包”組成,而部首“贈”則是由“走”和“貝”組成。
《襃贈》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稍有不同,用的是繁體字。其中,“襃”的繁體字是「襃」,而“贈”的繁體字是「贈」。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也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漢字字典,古時候寫“襃”的方法是“襃”+阝+“包”,而寫“贈”的方法是“走”+“貝”。這些寫法和現代漢字寫法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襃贈”的例句:
1. 他襃贈了一本書作為生日禮物。
2. 我們向受災地區襃贈了物資和食品。
3. 大家紛紛襃贈他們的祝福和鼓勵。
除了“襃贈”,也可以使用一些近義詞來表達類似的意思,例如“贈予”、“給予”、“送給”等。相反地,反義詞可以是“拒贈”、“收回”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您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