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襃贈的意思、襃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襃贈的解釋

亦作“褒贈”。謂為嘉獎死者而贈予其官爵。 唐 白居易 《贈劉總太尉冊文》:“茲朕所以廢朝軫念,備禮加恩,庸建爾于上公:蓋褒贈之崇重者也。”《舊唐書·李適之傳》:“於是下詔追贈 承乾 為 恒山愍王 , 象 為 越州 都督、 郇國公 ,伯父 厥 及亡兄數人并有褒贈。”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 王子融 作《唐餘録》,載 韓通 于《忠義傳》,且冠以 宋 初褒贈之典,有見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襃贈"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指朝廷對已故官員或其親屬進行的追封賞賜行為。該詞由"襃"與"贈"兩個語素複合構成:

  1. 語素解析 "襃"為"褒"的異體字,《說文解字》釋為"揚美也",特指官方性質的表彰行為。"贈"在《周禮·春官》中定義為"玩好曰贈",後引申為對逝者的追封。二字組合形成特定行政術語。

  2. 制度溯源 該制度最早見于漢代察舉體系,《後漢書·禮儀志》記載:"三公薨,贈以車服"(參考《中國古代官制辭典》)。唐代形成完整體系,《唐六典》規定五品以上官員可得襃贈。

  3. 實施形态 具體包含三種形式:

  1. 文化功能 據《中國禮制史》研究,該制度具有"勵臣節、彰皇恩、固倫常"三重社會治理功能,是古代"尊尊親親"倫理觀的制度化體現。

  2. 文獻佐證 《宋史·職官志》載元豐改制後襃贈規格:"執政官追贈三代,餘官二代",印證其等級性特征(參考《二十四史職官志集注》)。

網絡擴展解釋

“襃贈”是“褒贈”的異體寫法,其中“襃”為“褒”的異體字,二者含義相通。該詞特指古代皇帝對已故官員及其親屬的追封賞賜,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指帝王對逝者追加官爵、封號或財物,以示表彰功績。例如《宋史》中記載的“追贈太師”“追封國公”等行為,均屬褒贈範疇。

構詞解析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代制度描述,如“襃贈功臣”“追襃三代”。現代漢語中已罕用,需注意其與普通“贈送”的區别。

提示:書寫時建議使用規範字形“褒贈”,避免因異體字造成理解障礙。若涉及曆史研究,需結合具體朝代典章制度進一步考證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騃鈍白翟報路别士搽旦吃館子碟子鬥峭扶疎革黜官施歸藩寒瘧後王花梁渾大皎白晉祠九駿悸罔跼踀聚沙成塔巨着冷水澆背林樹留阻瞞唬梅實冥衛耆婆耆婆铨筦桡折溶溶澹澹喪居臊根省陌省事甯人神化神遷身雲霜操霜收水澆地說鹹道淡疏蕪宿怒貪天之功銅氨絲屠疈望風希指未竟衛星通信地球站五甲下句麗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下辛悉達晰理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