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制的神主。古代用以祀土、谷之神。《新唐書·儒學傳中·張齊賢》:“ 後魏天平 中,遷太社石主,其來尚矣。”《宋史·禮志五》:“先是,州縣社主不以石。禮部以謂社稷不屋而壇,當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故用石主,取其堅久。” 黃侃 《禮學略說》:“及 許叔重 作《五經異義》,時時引明文以決從違;故玉罍之説,石主之説,鸞和之説,雖出傳記,皆謂無明文,遂無以決之。”
“石主”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石碑所有者
指豎立石碑或擁有石碑的個人、家族及團體。此義項源于古代碑刻文化,常見于碑文落款處,如“石主某某謹立”,用以标明立碑人身份(《漢語大詞典》第7版)。例:洛陽龍門石窟部分碑刻标注“石主為隴西李氏”,表明立碑家族。
二、石質神主
特指古代祭祀儀式中象征祖先或神靈的石制牌位。據《禮記》記載,周代已有“木主”“石主”之分,石主多用于宗廟或重大祭祀場合,因其材質堅固,象征永恒(《辭海·古代禮俗卷》)。考古發現中,殷墟曾出土商代青石雕琢的“石主”,表面刻有圖騰紋樣。
注:以上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因網絡資料來源受限,暫不提供線上鍊接。
“石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石主”指石制的神主,主要用于古代祭祀土地神(社)和五谷神(稷)的儀式中。這類神主通常設置在露天祭壇,象征土地與農作物的穩固與長久。
石主作為祭祀工具,反映了古代農業社會對土地和糧食的重視。其材質選擇(石頭)象征堅固與永恒,寄托了祈求豐收、國泰民安的願望。
如黃侃在《禮學略說》中讨論禮制時提到石主,表明其在學術研究中的文獻價值。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或考古領域,例如描述古代祭祀遺址中的石制器物。
“石主”是古代祭祀文化的重要載體,兼具實用功能與象征意義。若需更深入的曆史細節或考古案例,可參考《新唐書·儒學傳》《宋史·禮志》等文獻。
備盡崇伯除書存誠錯衡答鼓當離調滑東牀客獨峰牛渡荒泛常方伯幹着急高絙伎割襟之盟莞蒻丱歲歸航轘脔獎售賤行減壓機慮觊慕矜貴眷知儁氣科分可曾缭亂淩室臨訣溜水路絕人稀緑蘿麻嗏面壁摩娑暖地皮幹遷寵乞丐岐周商飙館山龜賞望聖法石經時日食宿室宿識知守經達權天堂地獄晚魄五色诏香象笑氣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