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rsist in one’s old wags;live by one's own difinitions;stick to one's old way of doing things;the dogs bark,but the caravan goes on] 無視别人的議論與看法,還是按照自己平時的一套做法去做
所以這件事,外頭已當作新聞;他夫婦二人還是毫無聞見,依舊我行我素。——《官場現形記》
猶言自行其是。不管别人怎麼說,還是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語出《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茅盾 《鍛煉》二二:“即使有人說我受人利用,我還是我行我素。” 馬瑞芳 《祖父》:“這名醫我行我素,在掃‘四舊’巨浪中,公然身着長衫。”
“我行我素”是一個漢語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堅持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不因外界影響而改變态度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或相關成語對比,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我行我素》是一個成語,它表示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作風,不受外界幹擾或影響。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有着獨立思考能力,不隨波逐流,做自己認為正确的事情。
成語《我行我素》中的字分為兩個部分,分别是:我(亻)和行(彳)我(亻)有三畫,行(彳)有三畫,素(白)有十百。
《我行我素》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外篇·盜跖》,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莊子所著的一本哲學文章集。以“盜跖”為名的人物,是一個崇尚獨立個性的英雄人物,他不同于常人,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确的事情,不受外界的影響,這就是“我行我素”的含義。
《我行我素》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我行我素。
在古時候,《我行我素》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字義和含義相同。
1. 他從不在乎别人怎麼看,一直我行我素地做自己。
2. 她在工作中一貫我行我素,不受他人影響。
1. 行我:指自己行動。
2. 素行:指本性、本能的行為。
1. 獨立自主
2. 有主見
1. 隨波逐流
2. 順從他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