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意思、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解釋

簡稱“關貿總協定”。有關關稅和貿易政策的國際性多邊協定,也是有約束力的最大國際貿易契約組織。1947年10月30日,由二十三個國家代表在日内瓦籤訂。此後協定内容多次修訂,成員也不斷擴大,至1994年4月達一百二十三個國家和地區。該協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削減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削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1994年在第八輪烏拉圭回合談判中達成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是二戰後由23個國家于1947年籤署的多邊國際協定,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和消除貿易壁壘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 基本性質與宗旨
    它是政府間締結的關稅與貿易規則協定,也是執行該協定的國際經濟組織。其宗旨包括:

    • 降低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
    • 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
    • 促進資源有效利用和全球貿易自由化。
  2. 曆史背景與實施

    • 産生于20世紀30-40年代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下,1948年1月1日臨時生效。
    • 因未滿足正式生效條件,長期通過《臨時適用議定書》運行,直至1995年被世界貿易組織(WTO)取代。
  3. 核心原則

    • 最惠國待遇:締約方需平等對待所有成員國;
    • 關稅減讓:通過多邊談判逐步降低關稅;
    • 透明度原則:貿易政策需公開透明;
    • 例外條款:允許在特定情況下采取緊急限制措施。
  4. 作用與影響

    • 作為WTO前身,主導了8輪多邊貿易談判,顯著降低全球關稅水平(例如工業品平均關稅從40%降至5%以下);
    • 建立了國際貿易規則框架,推動戰後經濟複蘇和全球化進程。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法律快車、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是國際貿易領域最重要的多邊協定之一。它于1947年成立,旨在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和貿易規則的建立。GATT的成立為國際貿易提供了一個多邊框架,通過降低關稅壁壘、規範貿易行為和解決貿易争端,促進了全球貿易的發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漢字名稱為“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拆分部首為“門”、“金”、“糸”、“言”和“白”,總計5個部首。其中,“關”、“稅”、“貿”和“協”的部首為“門”,“總”和“定”的部首為“糸”,“及”的部首為“金”,“議”的部首為“言”,“白”的部首為“白”。根據漢字拆解規則,可以得到每個漢字的筆畫數:關(6畫)、稅(12畫)、及(3畫)、貿(9畫)、總(8畫)、協(8畫)和定(8畫)。

來源和繁體字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名稱來源于英文“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在繁體中文中,其對應的名稱為「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可以得到《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中每個漢字的古代寫法:

關 - 見于《說文解字》,寫作“關”;

稅 - 見于《說文解字》,寫作“稅”;

及 - 見于《說文解字》,寫作“及”;

貿 - 見于《說文解字》,寫作“貿”;

總 - 見于《說文解字》,寫作“總”;

協 - 見于《說文解字》,寫作“協”;

定 - 見于《說文解字》,寫作“定”。

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例如,我們可以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來保護國内企業的利益。

組詞:反傾銷措施、非關稅壁壘、國際貿易争端

近義詞:貿易協定、貿易條約

反義詞:貿易保護主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