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點約束。《太平廣記》卷二七三引 唐 吳兢 《唐阙史·杜牧》:“ 牧 因謬曰:‘某幸常自檢守,不至貽尊憂耳。’”
“檢守”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存在兩種解釋方向,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
基本含義
指對自身言行進行謹慎的自我約束和規範,強調内在的克制與自律。
詳細解析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對外部環境保持警惕和防範,如“檢守邊疆”。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與“監守”混用有關。
在多數文獻(尤其是古典語境)中,優先采用“檢點約束”的釋義。若涉及軍事或安防場景,需結合上下文确認是否指向守衛含義。
檢守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檢查和守護”。檢守強調了對某事物的嚴格檢查和保護,以确保其安全、合規或正确性。
檢守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扌(手)和宀(宇),其中扌為左部首,宀為右部首。它的筆畫數為10畫。
檢守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并在現代漢語中仍然使用。它的繁體字為檢守。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檢守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檢守”,它在形狀和結構上與現代寫法類似,隻是一些筆畫的細節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檢守的例句:
1. 我們需要加強對産品質量的檢守,以确保産品達到國家标準。
2. 這座博物館嚴格檢守文物,以保護它們的完整性和價值。
3. 政府設立了一個專門的監察機構,負責對公共資金的使用進行檢守。
與檢守相關的組詞有:
1. 檢查:進行審查或調查以确認某事物是否正确、合規或安全。
2. 守護:保護、照看某人或某事物,确保其安全。
3. 監察:對某人或某事物進行監督和檢查。
近義詞:保衛、看守、守衛。
反義詞:疏忽、放任、破壞。
以上是關于檢守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