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曆的意思、文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曆的解釋

見“ 文曆 ”。


亦作“ 文歷 ”。帳冊之類。 宋 葉適 《淮西論鐵錢五事狀》:“其增造減工,糙惡生弊,走弄文曆,支用自由,當職官吏,固宜黜罰。”《元典章·聖政二·救災荒》:“經過軍馬,亦不得強行取要。社長明置文曆,如欲聚衆收頓,或各家頓放,聽從民便。”《元典章·兵部三·起馬置曆挨次》:“止有走遞鋪馬歷一扇,别無差撥小鋪馬文歷。”《續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元年》:“應今後文武知州軍、諸路釐務、總管、副總管、鈐轄、都監見辭,并令上殿,批入料錢文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文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文曆(拼音:wén lì)指賬冊、文書類記錄,主要用于行政或財務管理的場景。該詞由“文”(文字、記錄)和“曆”(曆法、記錄時間的工具)組合而成,強調通過文字系統記錄事務的特性。

二、引證與用法

  1. 宋代文獻:
    葉適在《淮西論鐵錢五事狀》中提到“走弄文曆,支用自由”,指官員利用賬冊文書謀私,說明“文曆”與財務監管相關。
  2. 元代典章:
    《元典章》記載“社長明置文曆”,指地方官員需用文書記錄物資存放情況,體現其行政職能。
  3. 其他場景:
    該詞也用于描述驿馬調度、官員俸祿等官方事務的記錄。

三、相關擴展

四、注意事項

需注意“文曆”與“曆法”“文化”等廣義詞彙的區别,其核心含義聚焦于具體事務的記錄工具,而非泛指時間或文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元典章》或宋代經濟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文曆》的意思

《文曆》是一個包含兩個字的詞語,其中“文”指的是文化、文字,而“曆”指的是曆史、時間。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文曆》這個詞的第一個字“文”屬于“文言文”常用字,拆分部首是“文”,總共有4個筆畫。

而第二個字“曆”則是“曆史”常用字,它的拆分部首是“口”,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

《文曆》是一個由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來曆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意思是記錄、記載文化和曆史的意義。

繁體

在繁體字中,《文曆》的表達方式和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傳世古籍中的記載,古時候寫《文曆》的方式與現代寫法大緻相同,但細節上可能有所差異。

例句

1. 他研究《文曆》已經多年了,對于曆史的變遷有着深入的了解。

2. 這本書是一部記錄着我們國家的《文曆》的重要資料。

組詞

1. 文字

2. 文化

3. 曆史

4. 曆程

近義詞

1. 文史

2. 書籍

3. 資料

4. 記錄

反義詞

1. 文學

2. 文學史

3. 非文化

4. 空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