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蛀蝕。引申為損害。 唐 李德裕 《幽州紀聖功碑銘》序:“蠍蠹上國,百有餘年。”亦指蛀蟲。 清 秦笃輝 《平書·文藝上》:“然儒中邪僻貪婪者亦多,今謂之蝗蟲,其蠍蠹之流與。”
“蠍蠹”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蠍蠹”多用于書面語境,既指物理層面的蛀蝕,也用于抽象層面的損害,如國家、文化或道德領域的破壞。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中的文獻來源(如)。
《蠍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一種爬行動物的名稱。
《蠍蠹》由部首蟲和爿組成,總共有19筆。
《蠍蠹》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象形字。它在形狀上模仿了蠍子與蠹蟲的形象,表示這兩種動物的名稱。
《蠍蠹》的繁體字為「蠍蠹」,字形上保留了更多傳統繁體漢字的特點。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蠍蠹》的古時候寫法為「蠍蠹」。
1. 牆角的蠍蠹露出身體,逗得孩子們大笑。
2. 他在森林中發現了一隻巨大的蠹蟲,有些像蠍子。
與《蠍蠹》相關的組詞有:
1. 蠍子
2. 蠹蟲
3. 蛇蟲
4. 昆蟲
5. 蟹類
與《蠍蠹》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蠍子
2. 蠹蟲
3. 蜈蚣
4. 蜘蛛
5. 蛇類
與《蠍蠹》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鳥類
2. 哺乳動物
3. 爬行動物
4. 水生動物
5. 蟲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