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比利時的意思、比利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比利時的解釋

西歐國家。臨北海。面積305萬平方千米。人口10162萬(1995年)。首都布魯塞爾。大部地區為丘陵和平原,地勢從東南向西北傾斜。溫帶海洋性氣候。經濟發達,以金融業和工業為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比利時(Belgium)是位于歐洲西部的一個國家,以下從多個角度對其含義進行解釋:

一、國家基本信息

  1. 地理位置
    位于西歐,東接德國,北鄰荷蘭,南接法國,東南與盧森堡接壤,西臨北海,與英國隔海相望。地形以丘陵和平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高點海拔694米。

  2. 氣候與經濟
    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經濟發達,以金融業和工業為主導。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被稱為“歐洲心髒”。

  3. 人口與面積
    根據1995年數據,面積約3.05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016.2萬。最新人口數據建議參考權威統計機構。

二、文化與政治特征

比利時因曆史原因形成獨特的雙語文化:

三、其他信息

如需更詳細的地理或人口數據,可參考比利時政府官網或歐盟統計局(如Eurostat)的更新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比利時的意思

“比利時”是一個國名,指的是位于歐洲西部的一個國家。比利時是一個聯邦國家,由三個語言社群(法語、荷蘭語、德語)組成,首都是布魯塞爾。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比”字的部首是比,總筆畫數為2。

根據《康熙字典》,“利”字的部首是刀,總筆畫數為7。

“比利時”一詞總共有9個漢字,包括重複出現的字。

來源和繁體

“比利時”一詞在漢語中是音譯的外來詞,源自西方語言。在繁體字中,比利時會被寫作「比利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沒有直接對應于“比利時”的寫法。因為“比利時”一詞屬于現代漢語詞彙。

例句

1. 比利時的巧克力非常有名。

2. 我正在計劃去比利時旅遊。

組詞

比利時包括了“比”和“利”兩個字,它們可以單獨組成其他詞語。例如:

1. 比賽

2. 比較

3. 利用

4. 利益

近義詞

與“比利時”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

1. 比荷盧(指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的聯合)

2. 比利時王國(比利時的官方名稱)

反義詞

由于“比利時”是一個國名,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