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5月,巴金等創辦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編輯出版《文學叢刊》、《現代長篇小說叢書》、《譯文叢書》等。1954年并入新文藝出版社(現上海文藝出版社)。
文化生活出版社是1935年由巴金等人在上海創辦的民營出版機構,對中國現代文學發展有重要影響。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成立與發展
該社最初名為“文化生活社”,1935年5月成立,同年9月更名。抗戰期間,巴金先後在廣州、桂林、重慶等地設立分社,并以“烽火社”名義出版《烽火小叢書》等抗戰題材作品。1954年并入新文藝出版社(現上海文藝出版社),共經營19年。
重要出版物
主要叢書包括:
曆史地位
該社以扶持新文學作家著稱,編輯團隊包括巴金、麗尼等作家,出版物廣告詞具有鮮明文藝特色。抗戰時期通過分社體系持續傳播進步文學,成為當時重要的文化陣地。
組織架構
上海淪陷後改組為公司制,生物學家朱洗任董事長,巴金于解放前夕辭去總編輯職務。
如需更詳細的抗戰時期分社運營情況或具體書目,可參考上海文藝出版社相關檔案資料。
《文化生活出版社》指的是一個出版社的名稱,主要從事與文化和生活相關的圖書出版、編輯和發行工作。
《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拆分部首是文(wén)和生(shēng),總計6個筆畫。
《文化生活出版社》一詞來源于漢語,沒有特定的繁體字形式。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存在一些差異,但《文化生活出版社》這個詞本身是現代漢字,古時候并沒有這個詞。所以,無法給出古時候漢字的寫法。
1. 我最近購買了一本《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精美詩集。
2. 你有沒有聽說過《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那本暢銷小說?
文化、生活、出版、社
文化出版社、生活出版社、文學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技術出版社、經濟出版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