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5月,巴金等创办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编辑出版《文学丛刊》、《现代长篇小说丛书》、《译文丛书》等。1954年并入新文艺出版社(现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化生活出版社是1935年由巴金等人在上海创办的民营出版机构,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析:
成立与发展
该社最初名为“文化生活社”,1935年5月成立,同年9月更名。抗战期间,巴金先后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设立分社,并以“烽火社”名义出版《烽火小丛书》等抗战题材作品。1954年并入新文艺出版社(现上海文艺出版社),共经营19年。
重要出版物
主要丛书包括:
历史地位
该社以扶持新文学作家著称,编辑团队包括巴金、丽尼等作家,出版物广告词具有鲜明文艺特色。抗战时期通过分社体系持续传播进步文学,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阵地。
组织架构
上海沦陷后改组为公司制,生物学家朱洗任董事长,巴金于解放前夕辞去总编辑职务。
如需更详细的抗战时期分社运营情况或具体书目,可参考上海文艺出版社相关档案资料。
《文化生活出版社》指的是一个出版社的名称,主要从事与文化和生活相关的图书出版、编辑和发行工作。
《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拆分部首是文(wén)和生(shēng),总计6个笔画。
《文化生活出版社》一词来源于汉语,没有特定的繁体字形式。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存在一些差异,但《文化生活出版社》这个词本身是现代汉字,古时候并没有这个词。所以,无法给出古时候汉字的写法。
1. 我最近购买了一本《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精美诗集。
2. 你有没有听说过《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那本畅销小说?
文化、生活、出版、社
文化出版社、生活出版社、文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技术出版社、经济出版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