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拜贶的意思、拜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拜贶的解釋

拜受賜與。《國語·魯語下》:“今伶簫詠歌及《鹿鳴》之三,君之所以貺使臣,臣敢不拜貺。” 韋昭 注:“貺,賜也。”《禮記·聘義》:“北面拜貺。” 孔穎達 疏:“貺,謂惠賜也。”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取七寶杯,令 喬 手擎滿酌,并以杯賜之。外祖拜貺而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拜贶”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通常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禮儀語境中。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源分析

3.文獻例證

4.禮儀背景

5.現代使用

小結

“拜贶”凝結了古代禮儀文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謙敬含義。若需深入探究,建議參考《國語》《禮記》等典籍原文,或查閱專業訓诂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拜贶(bài huò)是一個中文詞語,有以下含義: 1. 意思:用于形容對别人形成帶有祈福或恭敬的賀禮,以表示敬意、感謝或紀念。也可以指拜訪他人,并帶去禮品或賀禮表示問候或祝福。 2. 拆分部首和筆畫:拜贶的首字拆分為手(扌)部和貝部(貝),總共有11個筆畫。 3. 來源:《說文解字》是中國最早的字書,其中有關于拜贶的解釋。在古代,人們經常用禮物來表示尊敬和祝福,拜賀一詞就是因此而來。 4. 繁體:在繁體字中,拜贶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5.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拜贶的寫法和現在基本一緻,即“拜贶”。 6. 例句:他拜賀他的師傅獲得了卓越成就。請在節日時拜賀親友并帶上禮物。 7. 組詞:拜賀信、親自拜賀、拜賀儀式。 8. 近義詞:祝賀、慶賀、緻賀。 9. 反義詞:斥責、責罵、抨擊。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您的要求,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