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微志的意思、微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微志的解釋

微小的志願。亦用作謙詞。 晉 李密 《陳情事表》:“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 唐 韓愈 《複仇狀》:“若孤稚羸弱,抱微志而伺敵人之便,恐不能自言於官,未可以為斷於今也。”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文藝研究>例言》:“《文藝研究》又甚願文與藝相鈎連,因此微志,所以在此亦試加插圖,并且在可能範圍内,多載塑繪及雕刻之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微志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微小而堅定的志向或心願,多用于表達謙遜或含蓄的情感訴求。以下從權威辭書及文獻角度分層次解析:


一、詞典釋義與古典用例

  1. 本義解析

    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定義:

    微志:微小的志願;謙稱自己的志向。

    其構詞中“微”表“細小、卑微”,“志”即“心意、志向”,合稱常含自謙之意。例如:

    白居易《與元九書》:“微志未就,虛負明時。”

    此處詩人以“微志”謙指個人抱負,暗含未竟理想的遺憾。

  2. 語境延伸

    在古典文獻中,“微志”亦可指隱秘的心願。如《後漢書·張衡傳》注引:

    “欲效微志于當時,懼讒邪之害正。”

    此處“微志”暗含政治理想,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深層訴求。


二、語義演變與現代用法

  1. 謙遜表達

    現代漢語中,“微志”仍保留謙辭功能,多用于書面表達。例如:

    “此乃個人微志,不足為道。”

    強調說話者對自身目标的低調态度。

  2. 文學化引申

    當代文學作品中,“微志”可象征平凡個體的精神追求。如學者錢理群在《心靈的探尋》中評述:

    “魯迅筆下小人物的‘微志’,實為民族脊梁的縮影。”


三、權威溯源與詞義辨析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9.
  2. 範晔. 《後漢書》[M]. 中華書局, 1965.
  3. 錢理群. 《心靈的探尋》[M].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網絡擴展解釋

“微志”是一個中文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曆史文獻中均有體現,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微志”由“微”(微小、細微)和“志”(志向、追求)組成,字面意為微小的志向或追求。它可用于表達自謙或自嘲,例如形容個人目标不夠宏大;也可客觀描述他人志向的平凡性。

2. 構成與用法

3. 古籍例句

4. 使用注意

需根據語境判斷情感色彩:若用于自述,多為謙辭;若描述他人,可能含委婉批評或客觀評價。

5. 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中,“微志”可引申為對平凡目标的肯定,例如“雖為微志,貴在堅持”,賦予其積極意義。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可參考《陳情事表》《複仇狀》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凹鏡百腳傍實寶锷卑讓兵家不苦裁皮操戈長庶朝堂抄劄碜話襯褶袍遲鈍大權得中低迷低手二安發亮攻熨鴻富滑汏慌神兒回顧怙亂角繭栗甲首敬禮盡忠報國踘蹴俊材诓誘魁實黎伯淩風馬面牛頭楙遷貿緻銘勳密約偷期牧伯批毀劈正斧撲蚩曝書見竹洽汗前彥舍生存義設刑耍賴皮署名絲繭飕飗檀腮投視吞雲吐霧無家校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