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風的意思、淩風的詳細解釋
淩風的解釋
乘風。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發淩風之迹。” 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詩:“安得淩風翰,肅肅賓天京。”
詞語分解
- 淩的解釋 淩 í 奔馳;急行:“冥淩浃行。” 同“淩”②淩③。姓。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風的解釋 風 (風) ē 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 * 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
網絡擴展解釋
“淩風”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íng fēng,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礎釋義
- 駕着風
指憑借風力飛行或行動,常用于形容輕盈迅捷的姿态。例如唐代韓愈《鳴雁》詩:“淩風一舉君謂何”。
- 乘風
強調借助風力達到某種狀态,如晉代葛洪《抱樸子·任命》中“鼎俎發淩風之迹”。
二、文獻與文學引用
- 古代典籍
晉代葛洪以“淩風之迹”比喻高遠志向(《抱樸子·任命》);唐代顧況《酬本部韋左司》用“安得淩風翰”表達對自由的向往。
- 近現代用例
劉白羽在《火光照紅海洋》中描述“淩風飄動的紅旗”,賦予詞彙革命浪漫主義色彩。
三、辨析與擴展
- 字形差異
“淩”與“淩”為通假字,部分文獻中混用,但含義一緻。
- 意境延伸
該詞常與“高遠”“超脫”等意象關聯,如三國阮籍《詠懷》以“淩長風”喻鴻鹄之志。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或詩句背景,可參考《抱樸子》《全唐詩》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淩風》的意思
《淩風》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形容強勢而來,如狂風般無法阻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淩風》的拆分部首是⺡和風,部首是水字旁和風字旁。
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淩風》最早出自《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呂蒙登煙波, '淩'于禽渚。” 意思是呂蒙帶領部隊乘風船登上禽渚(在長江上的一個地方),突然出現,如同猛烈的風暴一般。後來,這個詞引申為形容某人迅猛而強勢地出現。
繁體
《淩風》的繁體字為《淩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淩風》可以寫作《陵風》,陵表示高聳,這個寫法強調了強勢向上的意象。
例句
他在比賽中如《淩風》般沖向終點。
組詞
淩夷、淩厲、淩空、風馬牛、風流人物。
近義詞
淩厲、挾風而行、淩猛。
反義詞
溫和、輕柔、溫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