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淩風的意思、淩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淩風的解釋

乘風。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發淩風之迹。” 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詩:“安得淩風翰,肅肅賓天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淩風”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較為典雅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進行解析,主要承載“駕風而行”的具象意義與“超脫塵俗”的抽象意境。以下結合權威辭書及文獻用例進行闡釋:


一、單字釋義

  1. 淩(淩)

    • 本義:逾越、升高。《說文解字》釋“淩”為“冰出也”,後引申為“乘、駕”之意(如“淩波”指踏水而行)。
    • 詞典依據:

      《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103頁:

      “淩”有“乘,駕馭”之義,如“淩風”即駕風飛翔。

    • 本義: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古文中常象征自由、迅疾或不可捉摸之力。

二、複合詞“淩風”的完整釋義

核心含義:駕禦長風而行,形容輕盈飄逸、超然世外的姿态。


三、權威文獻中的文化意蘊

  1. 道家意象的體現:

    道教文化中,“淩風”與“羽化登仙”關聯,如《莊子·逍遙遊》“列子禦風而行”,傳遞無待于外物的自由觀。

  2. 詩詞中的審美符號:

    文人借“淩風”抒寫孤高情懷,如宋代張孝祥《水調歌頭》“一點淩風埃”,以對抗塵俗彰顯人格高潔。


四、近義詞辨析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9年修訂版),“淩”字條。
  2. 《昭明文選》(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本),卷十二《江賦》。
  3. 《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2017年箋注本),卷三《古風五十九首》。
  4. 《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注,中華書局,1983年),《逍遙遊》篇。

(注:古籍原文引用保留繁體字形以存原貌,釋義部分采用現代規範漢字。)

網絡擴展解釋

“淩風”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íng fēng,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礎釋義

  1. 駕着風
    指憑借風力飛行或行動,常用于形容輕盈迅捷的姿态。例如唐代韓愈《鳴雁》詩:“淩風一舉君謂何”。
  2. 乘風
    強調借助風力達到某種狀态,如晉代葛洪《抱樸子·任命》中“鼎俎發淩風之迹”。

二、文獻與文學引用


三、辨析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或詩句背景,可參考《抱樸子》《全唐詩》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凹版八法鮑室不暨不磨側犯朝邑癡水充颎充贈出賜出風頭楚鎮竄名大旱雲霓代越丹果單使跌目帝宮豆剖瓜分厄劫惡舌公情壞劫扈從昏頭轉向簡剩見識焦紅祭號錦布矜功伐能開敷凱期可操左券辣子林下風度藜菽六和留戀镂雞子罵名明豁民諺強本弱枝青白求購柔麻深拱霜白梭肚讬神彎奔網民妩媚下碇遐軌希古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