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微志的意思、微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微志的解释

微小的志愿。亦用作谦词。 晋 李密 《陈情事表》:“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唐 韩愈 《复仇状》:“若孤稚羸弱,抱微志而伺敌人之便,恐不能自言於官,未可以为断於今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文艺研究>例言》:“《文艺研究》又甚愿文与艺相钩连,因此微志,所以在此亦试加插图,并且在可能范围内,多载塑绘及雕刻之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微志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微小而坚定的志向或心愿,多用于表达谦逊或含蓄的情感诉求。以下从权威辞书及文献角度分层次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古典用例

  1. 本义解析

    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定义:

    微志:微小的志愿;谦称自己的志向。

    其构词中“微”表“细小、卑微”,“志”即“心意、志向”,合称常含自谦之意。例如:

    白居易《与元九书》:“微志未就,虚负明时。”

    此处诗人以“微志”谦指个人抱负,暗含未竟理想的遗憾。

  2. 语境延伸

    在古典文献中,“微志”亦可指隐秘的心愿。如《后汉书·张衡传》注引:

    “欲效微志于当时,惧谗邪之害正。”

    此处“微志”暗含政治理想,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深层诉求。


二、语义演变与现代用法

  1. 谦逊表达

    现代汉语中,“微志”仍保留谦辞功能,多用于书面表达。例如:

    “此乃个人微志,不足为道。”

    强调说话者对自身目标的低调态度。

  2. 文学化引申

    当代文学作品中,“微志”可象征平凡个体的精神追求。如学者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中评述:

    “鲁迅笔下小人物的‘微志’,实为民族脊梁的缩影。”


三、权威溯源与词义辨析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2. 范晔. 《后汉书》[M]. 中华书局, 1965.
  3. 钱理群. 《心灵的探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网络扩展解释

“微志”是一个中文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均有体现,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微志”由“微”(微小、细微)和“志”(志向、追求)组成,字面意为微小的志向或追求。它可用于表达自谦或自嘲,例如形容个人目标不够宏大;也可客观描述他人志向的平凡性。

2. 构成与用法

3. 古籍例句

4. 使用注意

需根据语境判断情感色彩:若用于自述,多为谦辞;若描述他人,可能含委婉批评或客观评价。

5. 现代延伸

当代语境中,“微志”可引申为对平凡目标的肯定,例如“虽为微志,贵在坚持”,赋予其积极意义。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可参考《陈情事表》《复仇状》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表禡别袖不待见不惮烦碜可可戴着斗笠亲嘴踶趹帝辇之下反形凤仪兽舞感皇恩公映丱岁国难海棕贺词黑客画艺旌贲巨轮快子宽仁枯竹褐了歇两面攻轮歇地马不入厩卖剑买牛幔帷墓阙木易女宠剽模披麻带孝屏辅平移扑打戚眷穷考遶围桑落酒三五七言诗赏不当功烧瓷身口神情恍惚施嫱嗣法私责素修忐忑不安听事偷营吐噏土隁帷房文工团先施小儒渫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