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哀的意思、矜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哀的解釋

哀憐。《左傳·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故先王之刑也,官師以成之,棘槐以斷之,情訊以寬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隸釋·漢蜀郡屬國辛通達李仲曾造橋碑》:“皇辟矜哀下民,命彼喉舌,拜我明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矜哀”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矜哀”意為哀憐、憐憫,強調對他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與關懷。該詞由“矜”(憐憫)和“哀”(悲傷)組合而成,整體表達感同身受的悲憫之情。

二、古典文獻用例

  1. 《左傳·成公十三年》:
    “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
    此處“矜哀”指請求對方憐憫自身處境,帶有懇切之意。
  2. 《申鑒·政體》(漢·荀悅):
    “情訊以寬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強調通過同情與體恤來治理百姓。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書或正式語境,如外交辭令、政論文章等,表達對弱勢群體或他人苦難的共情。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在文學創作或曆史研究中見到。

四、近義詞辨析

“矜哀”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愛思想,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深度。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左傳》《申鑒》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矜哀的意思

《矜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表達對他人的悲傷或同情之情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矜哀》由部首矢(shǐ,箭)和哀(āi,悲傷)組成。

部首矢意味着與箭相關的意義,而哀則表示悲傷的情感。

矜——矢(5筆)+力(2筆)=7筆

哀——口(3筆)+力(2筆)=5筆

來源

《矜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邶風·石碏》一篇中:“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憔悴如也。矜哀公子,孔彭有罪!”

這裡“矜哀”描述了為國家憂慮歎息、同情的情感。

繁體

矜哀的繁體字為「悔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矜哀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大篆字形如下:

矜:

矜:古文字形狀與現代字不同,無法簡單描述。

哀:

哀:古文字形狀與現代字不同,無法簡單描述。

例句

1. 聽到他遭遇了不幸的消息,大家紛紛感到矜哀。

2. 在他父親去世時,他滿臉哀傷的表情讓人矜哀。

組詞

矜情、矯情、悲哀、恻隱等。

近義詞

同情、憐憫、憐惜等。

反義詞

冷漠、無情、無動于衷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