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哀的意思、矜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哀的解釋

哀憐。《左傳·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故先王之刑也,官師以成之,棘槐以斷之,情訊以寬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隸釋·漢蜀郡屬國辛通達李仲曾造橋碑》:“皇辟矜哀下民,命彼喉舌,拜我明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矜哀”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憐憫、同情”,常指對他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哀憐。該詞由“矜”與“哀”兩個語素構成:

  1. “矜”在古漢語中通“憐”,《說文解字》釋為“矛柄也”,後引申出憐憫、慎重之義,如《詩經·小雅》中“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2. “哀”本義為悲痛,《爾雅》注“哀,憐也”,二者組合強化了情感濃度。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如《左傳·成公十三年》載“君若矜哀,徼福于先君”,表達請求對方施予憐憫的語境。現代使用中,“矜哀”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例如描述對弱勢群體的悲憫情懷,具有莊重凝練的修辭效果。其詞義與現代漢語“哀矜”可互通,但“矜哀”更凸顯主動施予同情的态度。

權威典籍中,《後漢書·周榮傳》有“矜哀孤弱”的表述,《漢語大詞典》亦收錄該詞條,釋義為“哀憐”(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二版)。詞性屬動詞,常接賓語構成動賓結構,如“矜哀蒼生”“矜哀孤寡”。

網絡擴展解釋

“矜哀”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矜哀”意為哀憐、憐憫,強調對他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與關懷。該詞由“矜”(憐憫)和“哀”(悲傷)組合而成,整體表達感同身受的悲憫之情。

二、古典文獻用例

  1. 《左傳·成公十三年》:
    “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
    此處“矜哀”指請求對方憐憫自身處境,帶有懇切之意。
  2. 《申鑒·政體》(漢·荀悅):
    “情訊以寬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強調通過同情與體恤來治理百姓。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書或正式語境,如外交辭令、政論文章等,表達對弱勢群體或他人苦難的共情。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在文學創作或曆史研究中見到。

四、近義詞辨析

“矜哀”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愛思想,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深度。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左傳》《申鑒》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黯黯白賴拔趙易漢變虧菜食殘虐豺武嗔惱愁懷儲備糧楚徼春紅女春稅存儲打館抵還釘鉸地球村蠹心輔益膏脣拭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公币官房黃泥誨讓佳美嚼囓峻岨犒設痨嗽兩栖動物糲餐獵漁駖礚理詣狸藻慮算彌淪岷嶺磨勒篷腳破弊清夐七元申許攝音詩聲朔風蘇白泰始曆提心在口頭裡人亡猿災木隗始五籍枭散郄蟬草歇閑西門豹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