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了足的意思、了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了足的解釋

完滿;滿足。《文獻通考·田賦四》:“令今後科徵了足日,仰本州但取倉場庫務納欠文鈔。”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相公》:“伊道業頗淺,隻好攫得兩頭鷄啗,便了足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了足"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現代漢語詞典中較少單獨收錄,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用法及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研究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了足(liǎo zú)

指完全滿足、徹底充足,強調達到完備無缺的狀态。


二、字義分解

    • 本義為“完結”“決斷”,引申為“完全”“徹底”。
    • 《說文解字》:“了,尦也。從子無臂,象形。”段玉裁注:“假借為憭悟字,俗乃作‘瞭’。”(《說文解字注》)
    • 本義為“人的下肢”,引申為“充實”“滿足”。
    • 《玉篇·足部》:“足,止也。滿也。”(《玉篇》宋刻本)

二字複合後,強調“完全達成、無欠無缺” 的狀态。


三、文獻用例佐證

  1. 佛經語境
    • 北宋《景德傳燈錄》:“若人心常了足,何處更求菩提?”(卷二十七)

      指心境完全滿足,無需外求解脫。

  2. 古籍用例
    • 朱熹《朱子語類》:“須是胸次了足,無所系累。”(卷三十四)

      形容内心充實無滞礙。


四、現代使用提示

現代漢語中,“了足”已非常用詞,多被“滿足”“充足”等替代,但仍見于以下場景: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
  3. 《景德傳燈錄》(北宋·道原,大正藏刊本)
  4. 《朱子語類》(黎靖德編,中華書局點校本)
  5.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注:因部分古籍原書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社紙質文獻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了足”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完滿、滿足”,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1. 詞義:
    表示事物達到完滿狀态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常見于文獻中描述目标實現、願望達成或條件充分的情形。例如:

    • 《文獻通考·田賦四》:“令今後科徵了足日,仰本州但取倉場庫務納欠文鈔。”
      (意為:待賦稅征收完成之日,本州即可收取倉庫的欠款憑證。)
    • 《聊齋志異·胡四相公》:“伊道業頗淺,隻好攫得兩頭雞啗,便了足耳。”
      (指對方道行淺薄,隻需吃兩隻雞便滿足了。)
  2. 結構:
    屬于動賓結構,“了”表示完成,“足”意為充足、滿足,組合後強調“完全滿足”的狀态。


現代應用與例句


讀音與争議


注意事項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語法分析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文獻通考》《聊齋志異》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拜觐八儁八使碑趺倍欲補過布洋娃娃憯瘁酬志搗治大願力督标風快酚酞指示劑服席高知刮剌剌寒關禾蟲畫生兒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今愁古恨酒琖九奏狂接輿理則龍須友蠻彊明湖瞑眩嘔暖跄跄跻跻牽綴怯憐戶奇邁齊頭龜茲闆惹禍招殃阮狂軟攤上義神蟲十發十中事情屍逐手腳無措孰化肅懋薹芥套話陶遂同舉頭下頹廢翫華微俸未來生毋寱毋喘消疏邪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