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居止的意思、居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居止的解釋

(1).住所。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若乃南北兩居”自注:“兩居謂南北兩處,各有居止。” 唐 姚合 《春日閑居》詩:“居止日蕭條,庭前唯藥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家人喜,問其居止。便指其門戶曰:‘日同巷不知耶?’”

(2).居住,停留。《後漢書·西羌傳·湟中月氏胡》:“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諸 羌 居止,遂與共婚姻。”《宣和遺事》後集:“帝與從行人移置泥地濕淖中居止,因此大困。”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因趁熟來到這 南陽 宜秋山 下,蓋了一間草房居止。”參見“ 屆止 ”。

(3).猶言起居行動。 晉 向秀 《<思舊賦>序》:“餘與 嵇康 、 呂安 ,居止接近。” 唐 孟郊 《勸善吟》:“顧餘昧時調,居止多疎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居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結合不同文獻用例可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住所
    指居住的場所或具體地址。例如:

    • 南朝謝靈運在《山居賦》自注中提到“兩居謂南北兩處,各有居止”。
    • 唐代姚合《春日閑居》詩雲:“居止日蕭條,庭前唯藥苗”。
  2. 居住、停留
    表示在某地定居或短暫停留。例如:

    • 《後漢書·西羌傳》記載:“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諸羌居止”。
    • 《宣和遺事》後集描述宋徽宗被囚時“移置泥地濕淖中居止”。
  3. 起居行動
    泛指日常生活行為。例如:

    • 晉代向秀《思舊賦序》提到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
    • 唐代薛瑩《龍女傳》中“居止”亦指日常活動。

二、文學應用

該詞在古詩文中常見,如:


三、總結

“居止”既可指具體住所,也可引申為居住行為或生活狀态,需結合語境理解。更多例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居止》的意思

《居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居住安定、停留不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居止》的部首是屮(屮字旁),筆畫數目為9畫。

來源

《居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它由“居”和“止”兩個字組成,原本是分開使用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語言的演變,這兩個字被組合在一起,形成了現在的詞語。它代表着一個人安穩地居住在某個地方,不再移動。

繁體

《居止》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居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居止》的古時候寫法為「居⿱方止」,即左邊是“居”字的變形,右邊是“止”字。

例句

1. 他找到了一個居止的地方,安定下來過日子。

2. 旅途勞累後,終于有一個居止的地方可以休息。

組詞

安居、落戶、居住、居民、居所、安居樂業。

近義詞

居停、栖身、栖息、安定、安居。

反義詞

流浪、遷徙、離開、出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