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rrison] 警備;守衛
衛戍區
(1).指帝王的武職侍從。《宋書·後妃傳·文帝路淑媛》:“先臣故 懷安 令 道慶 ,賦命乖辰,自違明世,敢緣衛戍請名之典,特乞雲雨,微垂灑潤。”
(2).保衛戍守。如:衛戍區。
“衛戍”是一個軍事術語,主要指對重要區域(尤其是首都)的警備和守衛。以下是詳細解釋:
衛戍(wèi shù)指軍隊對特定區域(多為核心城市或首都)實施的警衛、防守任務。例如“衛戍區”“衛戍司令部”等。
最初指帝王的武職侍從,負責宮廷安全。如《宋書》記載“敢緣衛戍請名之典”,此處“衛戍”特指帝王近衛的職責。
現代多指首都或重要城市的軍事防衛體系。例如:
需注意“衛戍”與“衛戌”的區别:
如需進一步了解衛戍區的具體職能,可參考軍事管理相關文獻或官方資料。
衛戍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軍隊駐守在邊防地區進行守衛和防衛的行動。
衛戍的拆分部首是“卩”和“戈”,筆畫數為11畫。
衛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來形容軍隊在邊防地區進行守備和駐守的活動。
衛戍的繁體字為衛戍。
在古時候,衛戍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具體需要查閱相關古籍文獻。
1. 軍隊奮勇守衛邊疆,堅守衛戍崗位。
2. 這座城池臨近邊境,需要有強大的衛戍力量來保護。
組詞:衛戍部隊、衛戍司令、戍邊衛士
近義詞:駐守、護衛、維護
反義詞:撤離、退卻、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