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戈卷甲的意思、束戈卷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戈卷甲的解釋

捆起兵器甲冑。謂繳械投降。《宋史·韓世忠傳》:“ 世忠 單騎夜造其營,呼曰:‘大軍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賊駭慄請命,因跪進牛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戈卷甲”是漢語中的軍事類成語,字面指将戈矛捆束、铠甲收卷,引申為停止武力對抗或解除武裝的狀态。該詞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師背酅而舍,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疑焉”,後經曆史文獻演化形成固定搭配,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層:

  1. 軍事行動終止:字面指戰事結束後士兵整理武器裝備,如《資治通鑒·唐紀》記載安史之亂期間“光弼卷甲疾趨,與賊遇于太原城下”;
  2. 戰略收縮隱喻:常被用于政治談判場景,如《宋史·嶽飛傳》評嶽家軍“束戈卷甲,示不複用”的議和姿态;
  3. 文化象征意義:在詩詞中象征和平願景,如陸遊《書憤》中“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的對比修辭。

現代《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将其定義為“收起武器,表示休戰或投降”,《中國古代軍事辭典》(中華書局)則強調該詞常用于描述古代戰争中的受降儀式。需注意該成語屬于書面語體,多用于曆史文獻分析和文學創作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束戈卷甲”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用法與特點

  1. 感情色彩:含貶義,強調被動投降而非主動休戰。
  2.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或賓語,如“敵軍束戈卷甲”。
  3. 曆史出處:最早見于《宋史·韓世忠傳》,記載韓世忠單騎勸降叛軍的故事。

三、示例與語境

四、近義詞與對比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古文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宋史》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安貧抱獨八溢八詠詩逼疾步後塵曹全碑朝帶締架定貨單頂真凍荄繙譯官鳳婿賦粟乖僭孤拐面酣然泓碧降水家箦借誼靜涵雞蹠絕代佳人決杖口直心快跨邊楞伽瓶料事理過其辭黎然路赆路莊闆馬環慢火美洲門師木客鳥目染霓虹昵就普教青鞋權佞區時三居邵生奢費聖海瞤息邃美瑣慧提牢停擺同升豚犬危構遐登象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