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相濡相呴的意思、相濡相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相濡相呴的解釋

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金 元好問 《女兒山避兵送李長源歸關中》詩:“相濡相呴尚可活,轢釜何曾厭求索。”參見“ 相濡以沫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相濡相呴”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莊子·大宗師》,多用于描述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情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原指泉水幹涸後,魚群互相用唾沫濕潤對方以維持生命,比喻在艱難環境中彼此救助。其中“濡”意為濕潤,“呴”指吐口水,兩字疊加強調互相扶持的動作。

  2. 出處與典故
    出自《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莊子以此寓言說明,與其在絕境中勉強依存,不如各自安好,但也衍生出共患難的意義。

  3. 用法與場景

    • 語法功能:常作謂語、定語或狀語,如“他們相濡相呴,熬過了難關”。
    • 適用對象:多用于夫妻、朋友或團隊在困境中的互助關系,強調共同承擔。
  4. 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相濡以沫(更常用)、相呴相濡(同源異形詞)。
    • 區别:“相濡相呴”更側重動作的相互性,而“相濡以沫”更偏重情感層面的扶持。
  5. 文化延伸
    金代元好問在詩中化用此典:“相濡相呴尚可活,轢釜何曾厭求索”,借以表達患難中不離不棄的情誼。

這一成語既蘊含生存智慧,也體現人際關系中互助的價值,適用于文學、日常對話中表達共度難關的溫情。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相濡相呴

相濡相呴是一個成語,意為彼此相互依靠,共同度過困難、艱苦的時刻。它又常常用來形容夫妻、朋友、親人之間互相扶持、互相幫助的情誼。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相濡相呴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口,其中木為左邊的部首,表示木材;口為右邊的部首,表示言語。它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

相濡相呴這個詞來源于《莊子·外物》:“飾蓋懸車十乘,而驽馬四之,或驕或猒,若驅馳驅之敗走傷搉,不得其死而相吞也,豈其情畜哉?其情畜然好信。相濡以沫。”

繁體

相濡相呴的繁體字為相濡相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相濡相呴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與現代寫法相比,可能存在一些變化。

例句

1. 在困難時期,彼此相濡相呴,我們共同堅持到了勝利的那一刻。

2. 隻有相濡相呴的夥伴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中的溫暖和幸福。

3. 即使面臨困境,我們也要相濡以沫,一起戰勝困難。

組詞

1. 相依相伴

2. 風雨同舟

3. 扶持互助

近義詞

1. 患難與共

2. 相互支持

3. 同舟共濟

反義詞

1. 各自為戰

2. 各行其是

3. 利益沖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