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夏汛的意思、夏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夏汛的解釋

夏季汛期。 清 魏源 《秦淮镫船引》:“廿載以來江漲高,年年夏汛水平橋。” 峻青 《黎明的河邊·老水牛爺爺》:“這時候,夏汛雖已過去了, 濰河 裡仍然泛濫着洶湧的秋天的洪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夏汛是漢語中描述季節性水文現象的專業術語,指夏季因集中降雨或高山積雪融化引起的江河水位規律性上漲現象。《中國水利百科全書》将其定義為“每年夏季受季風氣候或融雪影響,河流進入流量顯著增大的周期性漲水階段”。該現象的形成機制包含兩方面:一是東亞季風區夏季暴雨集中,地表徑流急速彙聚;二是高海拔地區積雪在高溫下加速消融,兩者疊加導緻河道水位暴漲。

從水文特征分析,夏汛具有三個顯著标識:1)水位上升速度快,日漲幅可達1-3米;2)洪峰持續時間較短,通常維持3-7天;3)年際變率大,厄爾尼諾等氣候異常會顯著影響汛期強度。與之對應的“春汛”則特指春季冰雪融水形成的漲水過程,二者在《水文學導論》中被明确區分為不同物候現象。

在農業生産領域,夏汛具有雙重影響:適度的漲水可補充灌溉水源,但超标洪水會引發農田漬澇。據《中國農業氣象學》記載,長江流域約73%的洪澇災害發生在6-8月夏汛期間。現代水利工程通過水庫群聯合調度,已實現年均減少夏汛經濟損失320億元的防控成效。

參考文獻:

  1.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第三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 國家氣候中心《季風氣候特征研究報告》
  3. 《水文學基礎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物候學與水文周期》,科學出版社
  5. 《中國農業氣象災害圖譜》,農業出版社
  6. 水利部《2024年全國防汛抗旱統計公報》

網絡擴展解釋

夏汛指夏季因降雨集中或冰雪融化引發的河流水位定期上漲現象,是地理學和水利學中的常見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夏汛是夏季河流進入主汛期的自然現象,主要由集中降水或高山冰雪融化引起。其特點是水位漲幅大、持續時間長,易引發洪澇災害。

2.形成原因

3.相關概念對比

4.影響與實例

補充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他汛期類型或具體河流案例,可參考水利權威文獻或實時水文數據。

别人正在浏覽...

白鵲寶猊報喪背恩負義北宮並行不悖摒棄不室抽那酬納黨庇打坐遁音分撥分給逢君之惡風透隔絕閣诏勾決海查漢武托孤含蘊何圖畫所加冕腳踏實地棘鈎吉館疾厲莖幹積數機悟诳稱括集亮相六采劉郎前度流豔麥垅盤擔蟠蛇剽奮披襟解帶頗敗喬柯輕僞侵攘窮極去來羣然入不敷出孺企乳妪三衛樹類韬光俟奮騰實望風而遁宛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