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壝壇的意思、壝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壝壇的解釋

(1).土築的象征壇的高台。《儀禮·聘禮》:“為壝壇畫階。” 鄭玄 注:“壝土象壇也。” 賈公彥 疏:“其壇,壝土為之,無成,又無尺數,象之而已。”

(2).指祭壇。 唐 李華 《詠史》詩之二:“至今壝壇下,如有簫韶聲。”

(3).壝和壇,指整個祭祀場所。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大禮》:“時壝壇内外,凡數萬衆,皆肅然無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壝壇(wéi tán)是中國古代祭祀建築中專指環繞祭壇的矮土牆及其所圍合的祭祀場所的複合體,是傳統禮制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壝”

    指低矮的土牆或圍牆。《漢語大詞典》釋為“壇、墠及四周的矮土牆”,《說文解字》注:“壝,周垣也”,即環繞祭壇的矮牆(來源:《漢語大詞典》卷三,第478頁)。

  2. “壇”

    本義為土築的高台,用于祭祀、盟誓等儀式。《禮記·祭法》載:“燔柴于泰壇,祭天也”,特指露天祭台(來源:《禮記正義》卷四十六)。

二、形制與功能

壝壇的典型結構包括:

其功能為“限域肅儀”:

三、典制依據

壝壇形制需嚴格遵循禮制:

四、文化象征

壝壇體現了“天人溝通” 的宇宙觀: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阮元校刻. 《十三經注疏》[M]. 中華書局, 2009.
  3. 趙爾巽. 《清史稿》[M]. 中華書局, 1977.
  4. 潘谷西. 《中國建築史》[M].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壝壇”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祭祀相關的建築或場所。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分析,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釋:

  1. 土築的象征性高台
    指用土堆砌而成的台狀結構,通常作為祭祀或盟誓的象征性建築。例如唐代李華詩句“至今壝壇下,如有箫韶聲”中,即描繪了此類高台的場景。

  2. 祭壇的指代
    直接代指舉行祭祀活動的祭壇,如清代黃節詩句“壝壇偃蹇殘馀柏”中的用法。

  3. 整體祭祀場所
    廣義上涵蓋“壝”(圍繞祭壇的矮牆)和“壇”(主祭台)共同構成的祭祀空間。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進一步理解其引申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阿井膠遨樂聱齖白狗奔逃冰茶冰壺秋月裁并才華橫溢初古出語成章刺山倒字多言訛以滋訛方邊左右寡獨鬼吒狼嚎涵察蚶田黑經黑色金屬鴻覆黃蠟蠟腳下人積閥即将驚悸急如星火九天攬月凱還空積面層莫德格瑪旁枝末節炮船傾倒齊竽然信桡桃榮歇蝾螈飋飋神到之筆勝國手镯首座松喬之壽太平引談妙歎賞忝越痛懲透示投注頹業僞偷弦徽蚬子小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