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ollapse]∶倒塌;倒下
教堂行将傾倒
(2) [admire]∶心折,佩服
令君傾倒
(3) [admire whole heartedly]∶使人傾心、愛慕
傾倒一時
傾倒全城年輕人
(4) [empty;dump]∶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傾倒了畢生心血
(5) [pour]∶傾吐;暢談
若得會面,彼此傾倒
(1).倒塌;倒下。《三國志·魏志·公孫瓒傳》“ 紹 為地道,突壞其樓” 裴松之 注引《英雄記》:“燒所施之柱,樓輒傾倒。” 唐 張南史 《草》詩:“每逢南北離别,乍逐東西傾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 陶 起歸寝,出門踐菊畦,玉山傾倒,委衣於側,即地化為菊。” 秦牧 《藝海拾貝·細節》:“ 西德 有人借口一座古老的教堂行将傾倒,把它封閉起來。”
(2).心折,佩服。 南朝 宋 鮑照 《答休上人》詩:“味貌復何奇,能令君傾倒。” 唐 杜甫 《蘇大侍禦訪江浦賦八韻記異詩序》:“書篋幾杖之外,殷殷留金石聲,賦八韻記異,亦記老夫傾倒於 蘇 至矣。”《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久聞 南京 有位 莊紹光 先生是當今大名士,不想今日無意中相遇,極道其傾倒之意。”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二:“﹝ 張季鸾 ﹞曾經寫過很多信給 立忱 ,信都寫得很長,而且纏6*綿缱绻,竭盡了傾倒之忱。”
(3).謂使人傾心、愛慕。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方俊官 乃作此狀,誰信曾舞衫歌扇、傾倒一時耶?” 秦牧 《藝海拾貝·茅台·花雕瓶子》:“茅台酒,這些年來更是傾倒了無數國際友人,不知有多少外賓稱贊過這種酒是世界第一。”
(1).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會同年》詩:“直須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宋 葉適 《朝請大夫陳公墓志銘》:“辛巳之役,隻勞師一項,傾倒經費,遺患至今。” 郭沫若 《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因為他傾倒了畢生的心血所造成的樂器,為當時的權貴者所忌。”
(2).傾吐。猶暢談。 宋 朱熹 《答王才臣書》:“若得會面,彼此傾倒,以判所疑,幸何如之!”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陳丞相啟》:“蒙公傾倒細論,相期千載,竟日話心,娓娓不能休。” 清 呂履恒 《長歌行送友人遊大梁》:“以茲傾倒忘飢渴,歡娛過景參商闊。” 蘇曼殊 《與劉三書》:“過江時,或可再圖傾倒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傾倒漢語 快速查詢。
“傾倒”是一個多音多義詞,具體含義需根據讀音和語境區分:
一、讀作 qīng dǎo 時
物理傾倒
指物體因失去平衡而倒下或傾斜。
例:地震導緻房屋傾倒,磚瓦散落一地。
情感或心理的強烈傾向
形容極度欽佩、愛慕或沉迷。
例:他的演講充滿激情,令全場聽衆為之傾倒。
全部倒出(隱含徹底性)
可指倒出具體物品,也可比喻毫無保留地表達情感或秘密。
例:她将滿腹心事傾倒給好友,終于釋然。
二、讀作 qīng dào 時
僅表示“倒轉方向使物體全部流出”,屬口語化表達,使用頻率較低。
例:他提起水桶,将髒水傾倒進下水道。
使用注意
《傾倒》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常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感到非常喜愛或仰慕。這個詞的意思有時也可以指向倒下或傾斜。
以下是對詞語《傾倒》進行的拆分:
部首:人(從目字旁的“古”到“丌”部首)
筆畫:13畫(人:2畫,從目到丌首:5畫,倒:8畫)
《傾倒》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尚書·周書·呂刑節牲》一書中,原意是指把牛角向下扣靠在地上。這個含義逐漸引申為對某人或某事情的非常喜愛和追求。
在繁體字中,《傾倒》這個詞的寫法基本上和簡體字一樣。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人字的寫法較為簡單,丌字與且字合并為一個字形,多畫一橫畫。
以下是一些關于《傾倒》的例句:
1. 他對音樂非常傾倒,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去演奏和聽音樂。
2. 她被他英俊的外表和聰明的頭腦深深傾倒。
3. 這個電影的精彩情節讓觀衆們都為之傾倒。
以下是一些與《傾倒》相關的詞語:
組詞:傾心、傾情、傾向、傾盡、傾國、傾力、傾注、傾聽等。
近義詞:傾心、寵愛、仰慕、迷戀、癡迷等。
反義詞:厭惡、讨厭、反感、憎惡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