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在中國西北地區具有重要的地理、曆史和文化意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發源與流經區域
渭河發源于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的鳥鼠山(古稱“禹河”),自西向東流經甘肅東部和陝西中部,最終在陝西省潼關縣彙入黃河。幹流全長818公裡,流域面積約13.5萬平方公裡,覆蓋甘肅、甯夏、陝西三省區。
地貌與水文
上遊(寶雞峽以上)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河道長430公裡;中下遊為關中平原,地勢平坦,農業發達。渭河年均徑流量約92億立方米,含沙量較高,因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形成獨特的“泾渭分明”景觀(泾河與渭河交彙處清水與濁水界限清晰)。
文明發祥地
渭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關中平原的西安(古長安)等城市依托渭河發展,形成“南山北水”的山水格局,被譽為關中平原的“母親河”。
典故與象征
農業與交通
關中平原得益于渭河灌溉,自古為“天府之國”,是中國重要糧倉。同時,渭河谷地是連接中國東部與西北的陸上交通要道。
生态保護
近年來,渭河流域實施綜合治理,改善水質與生态環境,推動“擁河發展”戰略,平衡自然保護與城市開發。
渭河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黃河最大支流,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兼具自然奇觀與人文内涵。其曆史地位、文化象征及經濟作用使其成為西北地區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河”。
《渭河》是一個漢字詞,由“氵”和“韋”兩個部首組成,共包含10個筆畫。
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河流名稱,渭河是陝西省主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古代中國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在繁體字中,渭河被寫作「渭河」。
在古時候,渭河用其他漢字進行書寫,如《說文解字》中的記載,渭河的古字形為“穴口水”。
以下是關于渭河的例句:
1. 渭河水清見底。
2. 我們到渭河邊散步。
渭河的組詞:
1. 渭河流域
2. 渭河水利
3. 渭河景觀
渭河的近義詞:
1. 渭水
2. 渭川
3. 渭源
渭河的反義詞:
暫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