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畏景的意思、畏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畏景的解釋

(1).夏天的太陽。 唐 劉言史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詩:“曲池煎畏景,高閣絶微飈。” 唐 劉得仁 《和鄭校書夏日遊鄭泉》:“太虛懸畏景,古木蔽清陰。”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積陰緜五旬,畏景淡無光。”

(2).指夏天。 唐 白居易 《旱熱》詩之二:“持此聊過日,焉知畏景長。” 宋 柳永 《郭郎兒近拍》詞:“新霽,畏景天氣,薰風簾幕無人,永晝厭厭如度歲。” 金 元好問 《同白兄賦瓶中玉簪》詩:“畏景衆芳歇,仙葩此夷猶。”參見“ 畏日 ”。

(3).比喻艱難的處境。 宋 梅堯臣 《範景仁紫微見過亦谒不遇道上逢之》詩:“朝遊 翔鳳池 ,暮直中書省。無由見顔色,況乃當畏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畏景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雅色彩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代夏季的烈日或酷暑 《漢語大詞典》指出,“畏景”本義指“令人畏懼的日光”,特指盛夏熾熱的陽光。例如唐代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大補阙》詩有“赫赫炎官張火傘,畏景爍地雷霆駭”的描述,生動展現烈日灼燒大地的景象。宋代陸遊《酷熱》中“畏景中天駐,涼飔少室來”亦用此義。

二、引申為對時光流逝的敬畏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提到,古人常将“景”通“影”,暗含光陰流逝之意。因此“畏景”也用于表達對時間消逝的憂懼,如元代方回《次韻汪以南閑居》中“畏景甯延晷,争秋捷自強”,此處“畏景”即暗含對人生短暫的感慨。

該詞在古典詩詞中使用頻率較高,現代漢語中多見于學術文獻對古代氣候現象或時間觀念的研究。其構詞特點符合漢語“偏正結構”造詞法,核心語素“景”通過修飾語素“畏”産生新義,這種構詞方式在《說文解字注》中亦有印證。

網絡擴展解釋

“畏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1. 夏天的太陽
    指夏季熾熱的陽光,常用來形容酷暑。例如:

    • 唐代劉言史《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中“曲池煎畏景”,以“煎”字強化烈日灼燒之感。
    • 宋代文天祥《七月二日大雨歌》中“畏景淡無光”,描繪夏日陰雲遮蔽烈日的場景。
  2. 指夏天
    延伸為對夏季整體的代稱,如:

    • 白居易《旱熱》詩“焉知畏景長”,感歎夏日漫長難耐。
    • 金代元好問《同白兄賦瓶中玉簪》中“畏景衆芳歇”,描述夏季花卉凋零的景象。
  3. 比喻艱難的處境
    通過借代手法,表達困境或壓力。例如:

    • 宋代梅堯臣詩中“況乃當畏景”,以酷暑暗喻仕途艱辛。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并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巴賨成荊乘危饬歸瞅準麤粗東床嬌客隊員趸賬墩座韥丸方詣非駮飛雲掣電俸金風雨不透槁梧冠纓裹足布固陰冱寒涵畜煥耀艱瘁洊曆簡雅金層景譔渴賢離攜龍奮胪布路馬慢火梅杖民族侔訾木蠧腦蓋骨黏膜品象否往泰來乾落得且字輕霞青徐勸誘人生在勤山樂聖運蛇入筩中曲性在使力世上無難事說鼓書厮徒田舍漢通晨外一首鄉書難寄小君西窗翦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