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洊曆的意思、洊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洊曆的解釋

(1).經曆。《續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二年》:“太子太師緻仕 蔡京 ,兩居上宰,輔政八年,首建紹述,勤勞百為,降秩居外,洊歷歲時。”

(2).薦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禨祥·地震(二)》:“時吾鄉 沉繼山 司馬,為少司空,與 南 厚善,薦入為庶常,今洊歷坊局,大貴之讖,正可踐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漢 世敦崇行誼,州郡有才賢著聞者,其上得辟為功曹掾屬,往往洊歷以至公卿列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洊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1.經曆、閱曆

指時間上的累積或事件的反複經曆。例如:

《續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二年》中提到蔡京“洊曆歲時”,即指其長期擔任要職、曆經歲月()。
清代周亮工《書影》卷三中“洊曆以至公卿列侯”,意為通過長期曆練最終晉升至高位()。

2.薦任、舉薦任用

表示通過推薦獲得職位或晉升。例如:

明代沈德符在《野獲編》中提到官員因才能被“薦入為庶常”,後“洊曆坊局”,即通過舉薦逐步升遷()。

注意:與“齞曆”的區分

需注意“洊曆”與“齞曆”(yàn lì)的區别。後者出自《登徒子好色賦》,意為面容丑陋,與“洊曆”無關聯()。

“洊曆”多用于古代文獻,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既可指時間上的積累,亦可指官職晉升途徑。現代漢語中已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洊曆

洊曆(jiàn lì)是一個常用的詞彙,拆分成“洊”和“曆”兩個部分。其中,“洊”是一個漢字,部首為“氵”,共有8畫,意為“流水”的樣子;“曆”也是一個漢字,部首為“⺙”,共有5畫,意為“時間經過”的意思。

來源

洊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時候,人們使用洊曆來記錄時間、記載事件和安排日程。洊曆在曆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廣泛應用于農業、政治、宗教和文化領域。

繁體

在繁體字中,洊曆通常被寫成「洊曆」,其中的「曆」字由日曆的意思演變而來。繁體字在台灣、香港和其他一些華人地區仍然廣泛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洊曆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漢字的書寫形式在演變中發生了一些變化,洊曆也不例外。在考古發現的古代文物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洊曆寫法。

例句

1. 我今天去購物中心,看到了一本精美的洊曆。 2. 洊曆記錄了人類發展的曆史和文明的進程。 3. 經過洊曆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過去和預測未來。

組詞

1. 洊集:指記錄了一段時間内事件的彙總集合。 2. 洊簿:指記錄個人或組織活動的筆記冊。 3. 洊表:指用來計算和顯示時間的儀器。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曆法、年曆、日曆等,它們都是用來記錄時間和安排日程的工具。

反義詞

反義詞通常指與洊曆相對的概念,如時間的流逝、無記載、無紀年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