胪布的意思、胪布的詳細解釋
胪布的解釋
宣布。《新唐書·溫彥博傳》:“ 彥博 善辭令,每問四方風俗,臚布誥命,若成誦然。”
詞語分解
- 胪的解釋 胪 (臚) ú 傳語,陳述:胪布(宣布,陳述)。胪言(傳言)。胪句(上傳語告下為“胪”,下傳語告上為“句”)。胪心(陳述心情)。胪唱(科舉時代進士殿試後,按甲第唱名傳呼召見。亦稱“傳胪”)。 陳列:胪
- 布的解釋 布 ù 棉、麻及棉型化學短纖維經紡紗後的織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古代的一種錢币。 宣告,對衆陳述:宣布。發布。布告。開誠布公(推誠相見,坦白無私)。 分散到各處:散布。遍布。星羅棋布。 流傳,散播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胪布”一詞,目前未查詢到權威的釋義或使用案例。以下為可能的推測方向,供參考:
-
拆解分析
- “胪”:古漢語中常見用法為“胪列”(列舉、陳列),或指“腹前部”(如“胪脹”)。
- “布”:多指紡織品,或作動詞“宣告”(如“布告”)。
組合後可能意為“公開陳列”或“腹部覆蓋的布料”,但均缺乏文獻佐證。
-
可能情況
- 生僻古語:可能是古代文獻中的罕見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 輸入誤差:或為“盧布”(俄羅斯貨币)、“宣布”等詞的誤寫。
- 專業術語:不排除特定領域(如中醫、方言)的專用詞,需更多上下文确認。
建議您檢查詞語的準确性,或補充語境(如出處、使用場景),以便進一步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胪布的意思
胪布是指古代官員出征時挂在衣領後方的一塊長布。這塊布有時用以表示官職高低。
拆分部首和筆畫
胪字的部首是⾺,總筆畫數為11劃。
來源
胪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其字形演變自古代的圖騰象形,表示支持女子竹枝上的衣服。後來逐漸演化成現代的“胪”字。
繁體
《現代漢語詞典》中并未收錄繁體字形“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胪”字的寫法略有不同:一部分文獻記載下方的“⾺”字形更寬大,上方豎折更明顯,像一個人撐起手臂的姿勢。
例句
他穿戴整齊,背着胪布,昂首走進大殿。
組詞
- 胪布
- 胪衣
- 胪校
近義詞
纛、旄、纛幡、官幟
反義詞
平民袍、貧民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