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徐的意思、青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徐的解釋

青州 和 徐州 的并稱。《後漢書·齊武王縯傳》:“今 赤眉 起 青 徐 ,衆數十萬。” 晉 陸雲 《答車茂安書》:“北接 青 徐 ,東洞 交 廣 。” 唐 杜甫 《北征》詩:“此舉開 青 徐 ,旋瞻略 恒 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徐”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地理區域概念,特指青州和徐州兩個相鄰州域的并稱。其詳細釋義如下:

  1. 基本釋義與地理範圍: “青”指青州,“徐”指徐州。這是中國古代“九州”學說中的兩個重要州名。

    • 青州:根據《尚書·禹貢》記載,其範圍大緻相當于今山東省中部、東部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河北省東南部、遼甯省遼河以東的部分地區(不同朝代疆域有盈縮)。古稱“海岱惟青州”,因其位于渤海與泰山(岱)之間而得名。
    • 徐州:根據《尚書·禹貢》記載,其範圍大緻相當于今山東省南部、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北部以及河南省東南部的一部分地區。古稱“海岱及淮惟徐州”,因其東臨黃海、北至泰山、南達淮河而得名。 因此,“青徐”并稱,主要指代今山東省大部及與之接壤的蘇北、皖北、豫東、冀東南等區域,是華北平原東部、黃淮下遊地區的核心地帶。這個區域在曆史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
  2. 曆史沿革與行政意義: “青州”和“徐州”作為行政區劃名稱,自先秦九州概念産生後,在漢晉隋唐等朝代被長期沿用,成為一級或二級行政區(如州、刺史部、都督區等)。雖然具體管轄範圍隨朝代更疊而變化,但“青徐”作為對這一相鄰區域的整體指代,在曆史文獻中頻繁出現,常用來描述該地區的軍政形勢、地理風貌或人文特征。例如,“青徐豪強”、“青徐兵”、“青徐海岱”等表述,都體現了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地理單元的認知。

  3. 文化意象與文學表達: 在文學作品中,“青徐”常被詩人用來泛指東方之地或表達對特定曆史地理空間的聯想。例如,唐代杜甫《登兖州城樓》詩中有“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之句,描繪了兖州(位于古青徐之間)登高遠望,雲海連接泰山(岱)與東海,廣袤原野延伸至青州、徐州的壯闊景象。這裡的“青徐”既是實指地理方位,也帶有濃厚的曆史地域文化色彩。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由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其對“青徐”的詞條解釋提供了最權威的語文釋義和經典書證(如杜甫詩句)。可參考其相關條目。 漢語大詞典 -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史為樂主編。該書對“青州”、“徐州”的曆史沿革、地理範圍有詳盡考證,是理解“青徐”地域概念演變的基礎工具書。可查閱“青州”、“徐州”詞條。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 《尚書·禹貢》: 作為記載“九州”劃分的最早經典文獻,是理解“青州”、“徐州”原始地理概念的根本依據。相關研究可參考中華書局出版的标點本《尚書》或相關譯注本。 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青徐”是古代中國的地理概念,指青州和徐州的并稱,屬于九州中的兩個重要行政區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青徐”由青州和徐州組成,二者均為中國古代九州之一。

二、曆史與文獻記載

  1. 軍事與政治
    《後漢書》提到“赤眉起青徐”,指東漢初年赤眉軍在青徐地區發動的起義。
  2. 地理描述
    晉代陸雲《答車茂安書》中“北接青徐”,說明兩地相鄰的地理關系。
  3. 文學引用
    唐代杜甫《北征》詩“此舉開青徐”,以青徐代指北方戰略要地。

三、其他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兩州的曆史沿革或具體範圍,可參考《漢書·地理志》等權威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闆笏不賓之士谄僞蔥海促棹誕登點金作鐵芳氣梵界奮不顧生風類覆酒甕幹安感生帝高架橋庚桑共犯故籍河關歡欣若狂華崧護諱回絕回雲胡鯭葷羶火光獸簡嚴嘉聲解慢兢莊疾聲厲色濟增攔腰糧甖糲糠流杯曲水隴丘麥苗南溫帶南雜劇鬅頭垢面拼彈千裡移檄騎鶴維揚侵淩裘馬清狂羣體喪宰設機聖善收勘天慧鐵闆銅弦僮男通式童子團脫麻鄉帥邪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