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大的意思、遺大的詳細解釋
遺大的解釋
失掉大的。 宋 王存 《複驗馀姚道中》詩:“聖人於赤子,愛重若彼至。謹小以遺大,誰其原帝意。”
賦予重大之任。 宋 劉敞 《離憂賦》:“卒撫心以抑志兮,諒投艱以遺大。”參見“ 遺大投艱 ”。
詞語分解
- 遺的解釋 遺 (遺) í 丢失:遺失。遺落。 漏掉:遺忘。遺漏。 丢失的東西,漏掉的部分:補遺。路不拾遺。 餘,留:遺留。遺俗。遺聞。遺址。遺風。遺憾。遺老(a.經曆世變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專業解析
“遺大”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可分為兩個層面:
一、字義構成
“遺”字本義指遺留、遺漏,《說文解字》釋為“亡也”,《康熙字典》引《廣韻》注音為以追切(yí)。在複合詞中可引申為交付、托付之意。“大”字甲骨文象人展臂之形,本義指體量規模超常,《說文》解作“天大,地大,人亦大”。二字組合成詞時,往往強調未竟的重大責任或未盡的重要事務。
二、典源釋義
該詞可追溯至《尚書·大诰》中“遺大投艱于朕身”的典故,《十三經注疏》對此的注解為“遺我甚大,投此艱難于我身”,意指将重大責任托付給特定對象。明代王夫之《尚書引義》進一步闡釋:“遺大者,謂先王未竟之業;投艱者,謂時勢所迫之責”,強調該詞包含曆史傳承與現實擔當的雙重維度。
權威文獻可參考:
-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
-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3版)第1562頁
- 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287條
網絡擴展解釋
“遺大”是一個多音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讀音和語境來理解:
一、讀音為wèi dà 時
-
基本解釋
- 失掉大的:指因過于謹慎或疏忽而失去更重要的部分。
宋·王存在《複驗馀姚道中》詩中提到“謹小以遺大”,批評隻關注細節而忽略大局的弊端。
- 賦予重大責任:常用于“遺大投艱”這一成語,表示托付重大而艱巨的任務。
宋·劉敞《離憂賦》中“諒投艱以遺大”即此意,強調承擔重任的艱難性。
-
語源與用法
- “遺”在此讀作wèi,意為“給予、交付”(參考、4、11)。
- 常見于古典文獻,如《資治通鑒》中“以書遺操”的“遺”即交付之意。
二、讀音為yí dà 時
- 基本解釋
- 遺留的重大事物:指前人留下的重要事物或責任。
如“遺俗”“遺風”等詞中的“遺”均表遺留義。
- 丢失大的東西:字面指失去重要物品,但此用法較少見(參考、8)。
三、綜合辨析
- 權威性參考:高權威網頁(如滬江詞典、樂樂課堂)更傾向wèi dà 的讀音及“賦予重任”的解釋。
- 常見誤讀:現代語境中易誤讀為yí dà,需結合古典文獻判斷。
建議在具體使用中,優先參考“遺大投艱”等成語的經典用例,以準确理解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犴訟白象半籌保申補官車絆城尖辭意打抖戴白搗鼓導吏登錄地膽臷國杜陵風雨手放歌訪谒風簡封鎖浮飄浮飏釜竈概尊高絜海狶沆瀣漿黃梅天監董腳指驚怪決克狼奔豕突冷滑理劇剸繁臨筆零件吝簡理遣裡室裡外裡蠡種鹵池美秀名次女兒七九升西天四布肆意妄為條分節解佻躁鐵鍊抟治忘帝力龌濁纖穿巷族潇疏席豐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