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沆瀣漿的意思、沆瀣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沆瀣漿的解釋

(1).清露。 三國 魏 曹植 《五遊》詩:“帶我瓊瑤佩,漱我沆瀣漿。”

(2).指一種清涼飲料。 宋 林洪 《山家清供·沆瀣漿》:“ 張一齋 飲客,酒酣,簿書 何君 時峰 出沆瀣漿一瓢,與客分飲,不覺酒容為之灑然。問法,謂得之禁苑,止用甘蔗、蘿菔各切方塊以水爛煮而已。”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偏安佚豫》:“後苑進沆瀣漿,雪浸白酒,上起奏曰:‘此物恐不宜多吃。’太上曰:‘不妨,反覺爽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沆瀣漿"是古代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1. 構詞本義 "沆瀣"原指夜間水氣凝結的自然現象,《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夜間露水",常與"一氣"連用表天地元氣。《本草綱目·水部》記載其形成機制為"陰氣凝聚于子夜",屬傳統中醫藥理論中的"至陰之水"。

  2. 實體指向 作為具體飲劑,"沆瀣漿"特指以特定方式采集制作的養生飲品。《齊民要術》詳述其制備需"采三更芭蕉露,佐以蔗漿煎煮",具有清心降火的藥用價值,明代《遵生八箋》載其位列"夏時十二飲"之首。

  3. 文化象征 該詞在文學作品中常承載隱逸意象,如《夜航船》所述"竹林七賢夜飲沆瀣",借飲品特質喻指文人超脫塵俗的精神追求。清代《閑情偶寄》更将其引申為"滌蕩胸臆"的哲學符號。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沆瀣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沆瀣漿”拼音為hàng xiè jiāng,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清露:指夜間凝結的露水,象征自然純淨的液體。
  2. 清涼飲料:特指古代一種解暑飲品,常見于文獻記載。

二、出處與曆史演變

  1. 清露的文學意象
    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植《五遊》詩:“帶我瓊瑤佩,漱我沆瀣漿”,以“沆瀣漿”比喻高潔的露水。

  2. 飲料的配方與用途
    宋代林洪《山家清供》記載,沆瀣漿以甘蔗、蘿蔔(蘿菔)切塊煮爛制成,用于酒宴後解酒提神。明代《西湖遊覽志馀》提到宮廷飲用此漿消暑。


三、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沆瀣漿”多作為古語詞出現,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讨論,偶用于描述傳統飲品文化。


四、相關成語

需注意與“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區分,二者雖含“沆瀣”但語義迥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山家清供》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跋山涉川筆牍駁行苌弘化碧超然遠引乘肥衣輕打醮倒映放款風標分水嶺轒辒功屦垢紛搆間歸阙果實駭恻毫無遜色轟醉剪蕩九女眷齒倦目絶闆抗菌素恐防曠弛闌圈老大徒傷令績靈祇茂典民兵酩酊爛醉末姻納款囊膪南菁書院泮凍平健起樂青瑣秘親秩渠伊錢三人行,必有我師色暈珊鈎慎竈時針雙绶肆手瑣旅堂房危立亹亹畏語溫淡獻進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