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涼滑潤。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張老》:“其堂沉香為梁,玳瑁帖門,碧玉窗,珍珠箔,階砌皆冷滑碧色,不辨其物。” 唐 白居易 《遊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冷滑無人跡,苔點如花牋。”
(2).猶生冷。《雲笈七籤》卷八三:“勿食一切葷膩、五辛、留滞、冷滑之物。”
“冷滑”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多用于描述物體或環境的觸感或視覺感受,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
指未煮熟或寒涼的食物,常見于道教養生文獻中的飲食禁忌。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冷滑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來形容物體表面光滑而涼感強烈。
冷滑的部首是冫(冰的部首),筆畫數為12畫。
冷滑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由形容詞"冷"和動詞"滑"組成。冷指溫度較低,無熱度的感覺,滑表示表面光滑,易于滑動。
繁體字“冷滑”為“冷滑”。
在古代,冷滑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典記載,冷滑可寫成“冷潦”、“冷溜”等,但這些寫法現在已經較少使用。
1. 這個冰面非常冷滑,小心不要摔倒。
2. 我摸了一下冷滑的大理石台面,感覺很舒服。
冷滑可以作為名詞"冷滑性"的形容詞形式使用。其他相關的詞組可包括冷滑如絮(形容物體表面非常冷滑)。
冰冷、光滑
熱燙、粗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