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大的意思、遗大的详细解释
遗大的解释
失掉大的。 宋 王存 《复验馀姚道中》诗:“圣人於赤子,爱重若彼至。谨小以遗大,谁其原帝意。”
赋予重大之任。 宋 刘敞 《离忧赋》:“卒抚心以抑志兮,谅投艰以遗大。”参见“ 遗大投艰 ”。
词语分解
- 遗的解释 遗 (遺) í 丢失:遗失。遗落。 漏掉: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专业解析
“遗大”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字义构成
“遗”字本义指遗留、遗漏,《说文解字》释为“亡也”,《康熙字典》引《广韵》注音为以追切(yí)。在复合词中可引申为交付、托付之意。“大”字甲骨文象人展臂之形,本义指体量规模超常,《说文》解作“天大,地大,人亦大”。二字组合成词时,往往强调未竟的重大责任或未尽的重要事务。
二、典源释义
该词可追溯至《尚书·大诰》中“遗大投艰于朕身”的典故,《十三经注疏》对此的注解为“遗我甚大,投此艰难于我身”,意指将重大责任托付给特定对象。明代王夫之《尚书引义》进一步阐释:“遗大者,谓先王未竟之业;投艰者,谓时势所迫之责”,强调该词包含历史传承与现实担当的双重维度。
权威文献可参考:
- 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
-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第1562页
-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287条
网络扩展解释
“遗大”是一个多音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读音和语境来理解:
一、读音为wèi dà 时
-
基本解释
- 失掉大的:指因过于谨慎或疏忽而失去更重要的部分。
宋·王存在《复验馀姚道中》诗中提到“谨小以遗大”,批评只关注细节而忽略大局的弊端。
- 赋予重大责任:常用于“遗大投艰”这一成语,表示托付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宋·刘敞《离忧赋》中“谅投艰以遗大”即此意,强调承担重任的艰难性。
-
语源与用法
- “遗”在此读作wèi,意为“给予、交付”(参考、4、11)。
- 常见于古典文献,如《资治通鉴》中“以书遗操”的“遗”即交付之意。
二、读音为yí dà 时
- 基本解释
- 遗留的重大事物:指前人留下的重要事物或责任。
如“遗俗”“遗风”等词中的“遗”均表遗留义。
- 丢失大的东西:字面指失去重要物品,但此用法较少见(参考、8)。
三、综合辨析
- 权威性参考:高权威网页(如沪江词典、乐乐课堂)更倾向wèi dà 的读音及“赋予重任”的解释。
- 常见误读:现代语境中易误读为yí dà,需结合古典文献判断。
建议在具体使用中,优先参考“遗大投艰”等成语的经典用例,以准确理解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案情霸德半开化扳指儿裨海比屋而封称悲愁红怨绿川华胆战心寒道席登假窎远顶浆定力风门汾阳帽哥白尼共传巩固阵地公山航图憨怜好采豪忲黑喽喽猴葵狐狸精夹发奖牌街面上接刃荆鸠金明池抗尘狂欢愧腼络绎不绝马兜铃莽卤昧宠乃其批逆龙鳞擗易千里烛恰贴轻炮倾压其者饶恕入账三八制三十六物神经末梢刷刨苔衣鳀译畏天恤民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