犴訟的意思、犴訟的詳細解釋
犴訟的解釋
獄訟。 南朝 梁 江淹 《遣大使巡诏》:“若其采野不闢,犴訟有虧,妨氓利害,擾黷政經者,具以奏聞。”
詞語分解
- 犴的解釋 犴 ā 駝鹿。 犴 à 〔狴犴〕見“ 〔犴獄〕古代鄉亭的牢獄,引申為獄訟之事。亦作“岸獄”。 筆畫數:; 部首:犭; 筆順編號:狴”。 筆畫數:; 部首:犭; 筆順編號:
- 訟的解釋 訟 (訟) ò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訟事。訟案。訟詞。 争辨是非:争訟。聚訟紛纭。 自責:自訟。 古同“頌”,頌揚。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犴訟”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字義、文獻及曆史背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獄訟”,即與監獄、訴訟相關的案件或糾紛。
- 拆解:
- 犴(àn):通“狴犴”(bì àn),古代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似虎,常裝飾于牢獄門扉,後引申代指監獄或司法事務。
- 訟(sòng):指訴訟、争辯是非。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江淹的《遣大使巡诏》:“若其采野不闢,犴訟有虧,妨氓利害,擾黷政經者,具以奏聞。”
此處“犴訟有虧”意為“司法訴訟存在疏漏”,強調地方官員需關注獄訟公正。
3.相關詞彙
- 狴犴:象征司法威嚴的神獸,亦指代監獄。
- 犴獄:古代地方牢獄的别稱。
4.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犴訟”已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研究文獻中。其含義可結合“司法糾紛”“監獄案件”等語境理解。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司法制度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犴訟(àn sòng)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犴”和“訟”兩個字組成。下面是關于犴訟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犴這個字的部首是犭,訟這個字的部首是言。犴共有7個筆畫,訟共有12個筆畫。
來源:犴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法律制度中的一種訴訟方式。據史書記載,古代有一種名為“上逆狀”的訟狀,其中就包含了犴訟二字。犴訟在古代法律文書中的使用頻率較高,代表着一種具體的法律行為。
繁體:犴訟的繁體字為獻訟。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犴這個字的寫法稍有不同,用的是“犬”而不是現在的“犴”,訟字則相同。古代的犴字部分可以看到是由犬這個字形演變而來的。
例句:他們之間的争執不斷升級,最終導緻一場長時間的犴訟。
組詞:犴訟這個詞目前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争議、争端、訴訟
反義詞:和解、調和、和諧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