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的意思、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的詳細解釋
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的解釋
中國最大的引水工程。由萬家寨水利樞紐和引黃入晉兩部分工程組成。前者建于山西和内蒙古交界處的黃河幹流上,水庫庫容89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102萬千瓦,以供水為主,兼具發電、防洪、防淩功能。後者包括總幹渠、北幹渠和南幹渠(連接汾河),總長315千米,分别引水至大同、朔州和太原。1993年開工建設。
詞語分解
- 萬家的解釋
- 工程的解釋 将自然科學的理論應用到具體工農業生産部門中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如:水利工程、化學工程、土木建築工程、遺傳工程、系統工程;;亦稱;工程學; 用較大而複雜的設備來進行的工作。如:城市改建工程、京九鐵路
專業解析
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是從漢語詞典角度可釋義為:一項以山西省萬家寨水利樞紐為核心,将黃河水調配至山西省内缺水地區的特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素:
-
工程命名解析
- “萬家寨”:指工程取水樞紐所在地,位于山西省偏關縣與内蒙古交界處的黃河幹流上,是攔截黃河水并提升水位的關鍵設施。
- “引黃”:即“引黃河水”,表明水源來自黃河,通過人工渠道、隧洞、泵站等設施實現跨區域調水。
- “入晉”:指水資源調配的終點為山西省(簡稱“晉”),解決省内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
-
工程背景與目的
山西省是中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7%(據水利部統計)。該工程旨在緩解太原、大同、朔州等核心城市的工業、農業及生活用水短缺矛盾,支撐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一期工程于1993年啟動,2002年實現向太原供水;二期延伸至大同、朔州地區(據山西省水利廳公報)。
-
工程結構與規模
工程由取水樞紐、輸水系統、調節水庫三大部分構成:
- 取水樞紐:萬家寨水利樞紐大壩,庫容8.96億立方米,年引水量12億立方米(數據來源:《中國水利年鑒》)。
- 輸水系統:總幹線、南幹線、北幹線及支線,總長超過600公裡,包含隧洞、渡槽、泵站等,其中總幹線隧洞全長43.5公裡,為亞洲最長引水隧洞之一(據中國工程院研究報告)。
- 調節水庫:包括汾河水庫、坪上水庫等,保障供水穩定性(參考《山西水利科技》文獻)。
-
社會經濟效益
工程累計向太原、大同、朔州供水超50億立方米,覆蓋約1500萬人口,支撐了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用水需求,并改善汾河流域生态(數據引自山西省發改委評估報告)。世界銀行評價其為“中國最具挑戰性的調水工程之一”(世界銀行項目評估文件)。
權威參考資料:
-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黃河水資源公報》.
- 山西省水利廳. 《山西省水資源管理年報》.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跨流域調水工程關鍵技術研究》.
- 世界銀行項目報告(編號:P001649).
網絡擴展解釋
“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是中國為解決山西省水資源短缺而實施的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以下從工程概況、結構組成、建設曆程、技術成就及社會意義五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1.工程概況
該工程從晉蒙交界處的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取水,通過輸水系統向太原、大同和朔州三個能源基地供水,設計年引水量達12億立方米。工程聯通黃河與海河流域,是山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被列為國家水網骨幹項目。
2.結構組成
- 水利樞紐:位于黃河幹流,庫容8.9億立方米,兼具供水、發電、防洪功能。
- 輸水系統:包括總幹線(44.4公裡)、南幹線(102公裡)、連接段(139.35公裡)和北幹線(166.9公裡),總長約449.8公裡。
- 供水目标:南線向太原供水,北線覆蓋大同、朔州,分兩期實施(一期供太原3.2億立方米/年,二期供大同、朔州5.6億立方米/年)。
3.建設曆程
- 規劃階段:1958年提出設想,1993年獲批并奠基。
- 一期工程:2002年建成,2003年向太原試供水。
- 二期工程:北幹線2011年竣工,實現向大同、朔州供水。
4.技術成就
- 世界級難題攻克:解決了高揚程(輸水落差達636米)、大流量梯級泵站提水問題。
- 創新技術應用:國内首次大規模使用TBM(隧道掘進機),創下日進113米、月進1821.5米的世界紀錄。
- 材料工藝突破:長距離大直徑PCCP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的制造安裝技術推動行業發展。
5.社會意義
- 解決水資源短缺:覆蓋山西中部和北部,惠及450萬人口,支撐能源基地發展。
- 生态與經濟協同: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态環境,被譽為“山西人民的生命工程”。
- 國家戰略地位:2023年入選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績”工程,成為跨流域調水的典範。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山西省水利部門或國家水網相關公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按幾黯舊八寸三分帽子話罷社表祃标新豎異彼此彼此不可須臾離創瘢措口黛痕蹈險點瑟定式防意如城飛風雰氣高師顧恩匮椟閨繡畫過事韓蜨和雨鴻嗸畫叉虎牢講武城記别酒慈九世岚霏老孺冷語僚賢離遣離世隴畝龍伸蠖屈樓脊馬鞌滅迹命悭凝坐漚泡貧瘦前将軍請纓欽惟驅傩撒坫使酒駡坐詩哲守戍貪歡天福鐵打同房閑絜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