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捶衣石的美稱。 唐 杜甫 《暝》詩:“半扉開燭影,欲掩見清砧。”
(2).指捶衣聲。 清 屠爌 《贈别袁重其》詩:“霜凄茂苑清砧急,月照荒臺落葉多。” ********* 《七夕行裝已具邀同學數人小飲于室王一之有詩送行依韻和之》:“欲把長戈揮落日,敢違遠志戀清砧。”
“清砧”是一個古典文學中常見的意象,具體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捶衣石的美稱
指古代婦女搗衣時使用的石闆,常以“清”形容其潔淨或環境清幽。例如杜甫《暝》詩“欲掩見清砧”,即描繪月光下搗衣石的情景。
指捶衣聲
因搗衣時用木槌敲擊砧石會發出清脆聲響,故引申為秋夜中富有韻律的搗衣聲。清代屠爌詩句“霜凄茂苑清砧急”,便以砧聲烘托蕭瑟秋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砧”的演變或相關詩句,可參考古籍注疏或詩詞鑒賞類文獻。
《清砧》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用來掃除灰塵的工具。在古代,人們使用精緻的砧闆來清掃衣物上的灰塵。
《清砧》的部首是“石”和“心”,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1畫。
《清砧》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也是現代漢字中的一個詞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清釃」。
在古代,砧闆的寫法與現代不同。它的古代寫法為「砧闆」,表示類似于今天我們使用的掃帚的工具。
1. 她站在陽台上,用清砧掃去衣物上的塵土。
2. 母親每天清早都要用清砧為我們掃塵。
組詞:清掃、砧闆、灰塵、拆分
近義詞:砂紙、掃帚、刷子、毛巾
反義詞:中不見邊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有更多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